2018/5/19

檔案名稱、iProperties、BOM、圖面資訊

真正在進行機械設計絕對不是只有設計模型這麼簡單,
除了一些技術上的計算、模擬、材料取得、加工要求等等要注意以外,
另外一個就是請購、製作資料的產生。

請購製作資料的產生需求每家公司都不同;
小公司機構設計可能要一人包到尾,
所以要自己找廠商談價格、交期、付款條件、IQC、組裝、配管、配線、OQC...;
大公司專業分工,機構只要給資料,後面會有產銷、品管、製造負責處理;
每家公司、每個單位、個人都會有自己認為適合、有效率的方式,
所以請購製作資料的需求在100家公司,會有101種想法跟作法。
例如以下就可以是一個請購表的範例:

資料取自Misumi範例

以下提出來的是個人針對在資料產生的必要過程作分享,
建議對 Inventor 存檔名稱作一些處理,可以讓資訊的產生更有效率,
其他的3D CAD也有類似的作法。


首先先來看設計後流程有關製作資料的產生需求,
資料需求可以依據接受資料單位分成幾種狀況:

請購單位的資料需求。
製造單位的資料需求。


請購單位需要處理包括:

1. 市購標準件的請購:
通常會分不同廠商進行請購,
例如氣壓類產品要跟A、B、C三家廠商買,
滑軌類要跟D、E、F廠商買,
螺絲跟Z廠商買等等,
所以請購單位拿到的資料一定希望有先按照市購品的廠牌先進行排列過,
甚至直接就分成不同表格,
裡面最好有公司前次請購時所建立的品號(料號)、購買參考價格,
甚至最後一次購買的時間、販售的來源(經銷商)等資訊。

最好可以直接將表格傳給廠商下訂,
或者是挑必要欄位複製貼上,
或者是有程式自動挑選必要欄位建立請購表格發給廠商,
如果可以某種程度的自動產生,可以降低購買數量錯誤、漏買等問題。

2. 委外製作元件的發包製作:
台灣加工廠商的生態很特殊,
經常有一些小公司(個體戶),老板兼師傅,靠著加工機跟好手藝、經驗就可以有接不完的單,
但是可能就專門作鑽、車、銑、磨等加工方法中的一種,甚至根據工件大小、精度限制再分不同廠商,
如果一個工件製作要分成好幾種加工製程,加工廠商就必須要轉一手 ;
這種狀況在價格、交期上自然就會有不利設備廠的情況出現;
所以好的採購單位,可以整合有加工能力的個體戶,
讓加工廠商專心作他擅長的,不同加工製程之間的傳遞流程由採購單位分配搞定,
對公司來說絕對有機會將加工成本降到最低;
但是相對採購單位就必須增加人力與分配控管機制才會有效率,
而且必需承擔最終加工的結果跟設計圖面是否一致。

所以很多小規模的公司採購會乾脆找外面廠商統包,
從叫加工材料、不同加工製程轉換、熱處理、表面處理全部處理好,
所以市場上也有所謂“加工”廠商其實就是只作其中一段加工,例如銑,甚至只作品管,
然後將所有加工作業發給不同廠商進行,
這種情況下自然價格上就必須要高一點。
如果設計可以將相關加工方法的零件整理在同一個表格上,
跟列出建議加工廠商,
那委外製作的工作就可以大幅減輕,
但是前提是要蒐集並分類好加工方法廠商,讓設計有所依據可以在資料上表示出來。

委外元件的發包製作可以說是很有學問的工作,人脈關係要很好,
人脈關係夠好,價格會比較好,交期也比較不會出問題,
在大公司裡面,零件委外製造工作是相對很有油水可以撈的,
而且都是一點點的積少成多,有時就在神不知鬼不覺當中可以一年多賺一大筆。

所以請購單位需要的資料就是:
市購品來說就是依廠牌分類好表格,
零件類就是以加工方法分類好表格。

表格內的資料要從那裡來?

所以要先討論、審視、釐清公司請購作業所需要的屬性資料定義。

買市購品需要那些資料?
發包零件加工需要那些資料?
發包工程需要那些資料?
這些資料如何有效率的被正確產生跟重用?

資料的根源當然是從起源 RD 開始,
其中又以機構設計產生的資料最多、變化性最大,
相對電控料種類跟變化性會比較單純。

所以上述很多資料的輸入,機構設計佔的比例最高。
資料重用部份就需要靠資訊系統協助跟資料庫作整合。
跟資訊系統整合這個問題就是另外的大題目了。

回過頭來注意到標題的部份,
在作業系統中,直接尋找資料最直覺的方法就是使用“檔案總管”這個工具,
如果檔案名稱可以作為識別,
對所有人都是一件方便的事,
設計過程中儲存檔案命名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作業,
既然是無可避免的作業,那是否就順便把屬性資料在存檔時輸入在檔名中。



所以結合兩者,以往我在規劃時都會建議存檔名稱帶部份屬性資料,
例如市購品的檔案名稱是:
廠牌%規格%品名
其中的"%"是用來分隔資料,讓寫程式處理時可以參考用,
選"%"的原因是很少有廠牌、規格型號或品名會用到,系統又可接受作為檔案名稱,
所以也可以找其他的來使用。
若要縮減檔案名稱的長度,品名其實可以忽略,
品名另外放在iProperties屬性欄位中即可。
曾經看過以品號、庫存編號為檔案名稱,
有三個主要缺點:
1. 只看檔案名稱很難辨識
2. 要先申請才會有號碼,設計剛開始有困難
3. 若先暫存檔名,後續還要作更名,浪費時間。

零件跟組合件的檔案名稱是:
專案圖號圖名
沒有使用特殊字元作分隔的原因是“不需要”,
因為“專案”跟圖號會有特定的長度跟規則,
很容易識別。

Inventor的iProperties頁簽中有一個叫“專案”的頁簽,
在存檔時會自動將檔案名稱複製到其中的“零件號碼”欄位中,
等於使用者在輸入檔名時同時就輸入了基本的屬性資料,
如果可以將這個欄位資料拿出來用,
有機會減少重複輸入資料跟方便在檔案總管中作識別。

而且這些資料很多也可以被用在圖面中,
自動填入成為圖面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