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2

自製點光源

在台灣電子業發達,想要自製一個LED光源,上網就可以買到很多零組件,其中自製一個小FOV用的光源相對大FOV來說容易很多,原因就在於可以選擇高功率的LED,例如 3W / 5W / 10W的LED如下: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如果有LED型號更好
有LED就可以去找原廠的資料:Cree
找到原廠資料時,就會發現,露天的賣家資料有時候是亂兜在一起,例如亮度等級,白光(2850K~5000K)的5000K是用Q3、Q4、Q5在分亮度等級,R3是綠光等在用,不過這不是重點,一般的使用者其實沒人在管這些分類資料。
首先會看到光譜:
藍色線就是這顆LED的光譜
很明顯在IR段680nm以上,光的能量很低
在UV段低於430nm以下也很低,在綠光450nm左右最高
再來一個重點是出光角度與光的強度關係:
Relative Luminous Intensity vs Angle
很明顯在接近 +-40的角度範圍內,亮度大概還有中心 0 度時的80%,也就是最中間跟邊邊的亮度差距約20%,實際上因為光行進距離的關係亮度差異會更大,考慮光的行進距離,到10度時,光強度剩下約94.2%,到30度光的強度剩下65%左右,所以在中心區域的亮度會比周圍高。
至於亮度高多少?看範圍(角度)跟距離,所以範圍越小、距離越短,相當於FOV越小時,因為角度小,直接光源的亮度均勻性相對會比較好;反之亮度均勻性會越差;不管使用哪種透鏡,中間0度比較亮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FOV越小的光源反而越容易得到較高的亮度均勻性,所以 DIY 光源從 LED 點光源開始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先不管均勻性,有了LED之後接下來就要幫LED接上電源跟電路,現在已經有很多廠商會幫忙加上降壓&限流電阻跟導熱基板(星狀),留電路接點等,甚至連調光器電路都作好,如下圖示產品: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看了這個圖還不會接的話...

再來就是加上散熱,同樣在拍賣網站上也幫忙準備好了: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再來是電源供應器,要省錢可以用退役舊電腦上的電源供應器供12V的電,或者是另外買一個12V,50W的電源供應器來接也不貴: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最後就是幫以上這些東西加上配線、外殼,這個部分反而是麻煩,料就不是那麼現成可買可用。

不算五金、配線、外觀件,以上這些料在拍賣網站上買起來一組約600,比起專業廠商動輒賣2~3000以上便宜不少。

今天收到一個設備廠商提供的資料,很老實的表示使用這種星狀基板LED作了365、400、420、940的四種波長光源給光譜量測應用;其實如果把散熱做好,問題也不大。
有設備廠商敢用證明DIY LED光源是真的可行;但是說破了就沒價值,工業光源廠商應該會很希望我把這一篇文章刪掉。

2017/8/21

固定&吸附元件(Chuck)簡介

工業自動化上不論是簡單的運送、搬送、組裝、檢查還是複雜的製程,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在搬送時固定跟放開加工物,因此如何取放物件就變成是很基礎、很根本,也很重要的關鍵。

取放加工物的機構基本上有幾個重要關鍵因素要考量:

物件的尺寸、材質、形狀
製程上的限制

工業自動化要對應的物件種類從大到飛機、汽車,小到 IC 元件,當然不可能同時對應,所以根據不同的尺寸與材質就會有不同的設計考量。

最早利用機械輔助進行搬送取放加工物應該是木頭/石頭原材,方法大概就是用綁的,用夾的。
後來鐵金屬被大量開始使用以後,重量更重,所以更加不得不利用機構輔助搬送取放,對鐵金屬來說最常見跟方便的方式就是利用電磁鐵吸附,通電產生磁場就可以吸住鐵,斷電磁場消失就可以放開鐵,非常的方便,這種方式在鐵金屬加工產業上的應用已經非常長遠而成熟,一直到現在都還是相關鐵金屬行業最主要的使用方式,甚至港口貨櫃也是用電磁鐵吸放。

圖片來源:光達磁性工業
對一些非感磁性材料,電磁吸附就無法發揮作用。
如果物件表面光滑平坦,就可以利用真空吸盤的方式吸附物件,透過吸/放真空可以控制對元件的吸附,在玻璃、半導體晶圓、太陽能晶片、PCB等等領域經常使用。

圖片來源:加耐力網站
如果形狀不規則,材料強度又夠,經常會使用夾持的方式來固定元件,這種方式有時會針對大量生產的產品設計專用夾爪,搭配定位治具或者是電腦視覺辨識定位進行夾持取放;近數十年來搭配機械手臂應用非常廣泛。
圖片來源:昭綸工業
圖片來源:Fanuc
近幾年因應薄脆材質如玻璃 、IC/太陽能/LED晶圓產業需求,傳統的真空吸嘴/吸盤吸附力量集中在吸盤範圍,容易發生破片或因為吸力過大造成吸痕,業者開發使用陶瓷或金屬粉末燒結的多孔性真空吸盤來降低吸附力量集中在小區域的現象與可能問題,但是製造上孔均勻性、表面平整度、長期使用的氣孔堵塞(可研磨表面層再反向使用潔淨空氣吹除)是比較需要解決之處;因為容易堵塞,所以使用狀況受到限制,例如會產生微細粉屑的加工製程都不適合。。
圖片來源:中國砂輪
圖片來源:中國砂輪
圖片來源:中國砂輪

針對像晶圓這種薄脆物件的吸附固定隨著厚度減薄,很容易發生翹曲的問題,使用真空吸盤、多孔性真空吸盤對翹曲部份的效果很差,形成僅有無法吸著或局部吸著,邊緣懸空,甚至因為破真空吸力不足,在運動過程飛片造成破片;有廠商開發出白努利吸盤,主要原理利用在薄脆材料下方提供層流氣體往外流動,由上下氣體流速不同造成的壓力差(白努利定律)提供吸力,可以將翹曲的薄片材料吸平,這種吸盤因為是利用Bernoulli Eeffect,所以又稱為白努利吸盤或噴氣吸盤,根據結構可分為接觸式(JEL)非接觸式(JEL)兩種,FestoJEL有賣元件,其他多數廠商(錫宬SolarlabMechatronic systemtechnik...、)傾向提供解決方案(錢可以多收點)。
圖片來源:佳霖科技(JEL)
有利用Autodesk CFD對氣立可的伯努利吸盤作了一個簡單的模擬,可以參考
Chuck上物件下方平面的CFD模擬壓力分佈結果

有些使用環境無法使用氣體,例如在真空腔體中,靜電吸盤 (Electrostatic Chuck,ESC) 就是用來解決這種問題,基本上的原理是利用介電質材料儲存電位能產生靜電,利用靜電去吸附材料,主要有兩種型式:J-R ESC & Coulomb Force ESC
圖片來源:Toto

J-R(Johnsen-Rahbak) ESC,與吸附物接觸表面是經過參雜的電介質材料,具有一定的導電性,當接觸吸附物後,會使接觸位置產生電荷,接觸位置的背面產生反向電荷,利用電荷不同產生吸力,吸力通常會Coulomb Froce型式的大,需要的電壓較小。
圖片來源:Toto

Coulomb-Force ESC,與吸附物接觸的表面是近乎絕緣的電介質材料,利用藏在結構中的電極產生高電位靜電,使吸盤表面的材料產生電極性;甚至在斷電後,因為殘留電荷可以繼續維持吸力,如果要停掉吸力需要一個反向電壓消除殘留電荷才能消除吸力;可以吸附多種材質,吸附物背面不會產生電位差,對於背面有電子迴路的產品不會有影響,作用力均勻但是比較小。
圖片來源:筑波精工

需要使用哪一種Chuck固定物件?

或許也可以來個混合設計也不錯...



2017/8/20

20170820_國高中文言文學習爭議感想

今天(2017/08/20)看到聯合新聞網上有一篇龍應台批評教育部有關國文課綱審議的新聞,主要是針對文言文選用與數量,有興趣可以參考

回想自己國文科的成績一直不甚理想,以前高中聯考時,總分離滿分100.5,其中一半扣分來自於國文一科的貢獻,可見國文造詣有多差。
到了考大學時一樣沒什麼長進,國文依舊是最弱的一科。
上了大學一年級結束,國文的分數依舊是所有科目中最低,只有60出頭,而且因為國文一學期有四學分,對後來要轉系時計算平均分數影響超大,對計算大學不直升碩班的名次分數資格也剛好造成剛好名落孫山的不堪結果,總之在求學過程中,國文一科始終是令人不堪回首。

大三下開始,修課學分數量減少,有比較多空餘的時間,加上跟女友(後來的老婆)經常泡在圖書館,晚上回租屋住處也沒外出跟同學四處亂逛,就開始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這段時間把倪匡 、金庸全看完,還看了一套桂冠的小百科(8本),其他一些心理學 、外星人有的沒的,後來要準備考預官,不知道要如何準備國文,就乾脆去借一些古典名著來看,三國志 、紅樓夢 、古文觀止 、封神榜等等,沒想到對考預官真的有幫助,加上其他同學多在準備研究所,沒心思準備預官考試,預官考試結果算是非常好,考上機械 、工管 、物理 、材料等等科系類的最高分官科“兵工科”。

後來出來上班後,因為每個禮拜一要去集團總部聽董事長上課,實在是有點無趣,所以就去公司圖書館借了一些科普、管理的書籍利用坐車跟上課時間看。

在陸續開始有大量看書以後,心裡開始體會到大量閱讀的重要,包括對各種說明文件與會議中發言的認知理解其實都有幫助。

原來,
不管要學什麼,第一步是要能夠懂書或文件上的文字在講什麼,同樣的要把自己構想描述清楚,很重要的技巧之一也是在於對文字的應用能力,大量的閱讀絕對是有幫助。

當然閱讀不一定要看文言文,但是不可否認中國文化幾千年的時間,加上人口眾多,中文文學上的確出現相當多元且內容豐富的創作,這是不論站在何種政治立場都難以否認的事實。
所以雖然我的國文成績不好,但是我很支持多閱讀學習。
文言文的確難讀,但是其中真的有很多文字組建之美,高中生一學期只唸一篇文言文實在有點少,不過既然當權者要改革,也不是老百姓能夠有所置喙的。

還好現在網路上的資源很多,負責國家教育政策的教育部既然是以政治立場跟選票考量,自己學總可以吧?!

北一女有一個高中國文學科中心,列出來一些國文老師選過的文章,加上說明,認真看完這幾篇跟說明其實對中文能力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網址 : 國文學科中心,原址可能被關掉。

像這一段魏徵給唐太宗的“諫太宗思疏”,以前也沒看過,但是現在點進去瞄一下第一段,就覺得寫得真好, 身居大位的女皇、賴神、菊媽應該好好看一下,如果能好好作,是台灣之福。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
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弘茲九德。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2017/8/18

光學檢測用光源分享

自動光學檢測的光學系統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影像不對或品質不好,再怎麼處理也很難檢測出需要的資訊,光學系統中有三大主要關鍵零組件,分別是工業用相機 、鏡頭與光源,三者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遑相讓;但是影響影像其中的一個最直接卻最容易忽略跟選擇困難的就是光源,光源不是提供照光就可以,適當的光源才能反映出需要的影像特徵。。

工業用相機 、鏡頭很少看到有台灣廠商(有大陸廠商)。

但是光源就有出現不少台灣廠商,不過幾乎都集中在LED光源類型,
一些傳統的氣體光源都還是以國外廠商(燈源:Ushio、Osram、光源:Moritex 等)為主;
不知道是因為專利、經濟規模還是技術問題,
也有可能是因為台灣電子業發達,加上生產各式各樣的LED與相關電源供應器的零組件,
對台灣廠商來說工業用LED光源關鍵零組件取得容易、自行開發容易、可配合設備需求進行少量多樣化開發、售價高,
對台灣的小公司、小廠商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利基產品。

其實個人也可以自行DIY,
以前曾經上網買個 1W 的LED晶片加上電阻降壓、電源供應器、透鏡組了一個點光源來用,
效果其實也不錯,總共花不到 1000塊,
比市面上一組工業用燈源動輒上萬省了很多錢,
當然長期的穩定性可能沒那麼好,不過在離開前也沒聽說出問題,甚至還被拿來複製了很多組,可見進入門檻多低。

現在台灣LED光源廠商查到的有 : 光原(新竹) 、丞基(三重)、極智 (新竹)、曜宇 (樹林)、新耀光(新店)、 光道 (新店)、  歐智達(中和)、宇創視覺 (竹北)等等,這些公司基本上在光源部分各種類型幾乎都有作,也幾乎都有接受訂製,甚至有一些LED元件販賣商店也可以訂製,例如像佳皇;也有一些廠商其實是委託上面這些廠商 OEM/ODM 再掛自己的品牌跟規格型號。
台製品比起國外大廠在價格上也相對便宜,如果在原料篩選跟製作細節上更用心點,相信在價格優勢與在地化服務優勢上可以打趴國外一堆大廠,事實上,一般常用的LED光源現在也真的都是以台灣廠商為主。

不過這幾年MIC產品也越來越多,甚至欺門踏戶來台灣大打廣告,也有一些號稱台灣廠商卻是進口的 MIC 產品在賣,如果是台灣設計MIC就算了,但是如果完全是ODM/OEM掛牌其實就不太好。

接下來簡單介紹 LED 光源

相機收到跟被檢物有關的光不外乎來自被檢物與其他周遭夾治具等物體表面的反射光,透明物質的穿透光,還有來自被檢物的發光三種狀況。

通常使用工業光源的目的,有很高比例主要是對透明與不透明物體提供反射光的光源,將檢測目標相對於背景突顯出來,打光的重點主要以不同角度、方向組合成不同形式的光(點狀、平行、背照、擴散、同軸等),目的使被檢物的表面或邊緣相對背景有不同的反射光強度,如此一來就可以得到高對比的影像,在進行視覺處理時就可以輕易將需要的特徵辨識出來取得資訊。

光源的分類型式有很多種,包括:
1. 直接照明、間接照明:
直接照明就是光源直接照射到物體表面,除非有經過特殊的光學鏡片設計導引光線,一般來說由於光源出光幾何特性的關係,如下圖不同角度光的強度比例,很明顯在光源中央部分的亮度會比邊緣亮度高,產生很強烈的中央照光較亮的情況,如果物件表面反光強,這種情況會很容易產生眩光,需要檢出的特徵可能就會被隱藏在眩光之中無法被檢出。
圖片來源:Lumileds 網站

間接照明就是先照到半透明板擴散或反射板後再照到物體表面,光線通常會比較平均分布,光通常也比較多方向(散亂),但是相對有機會讓具有微小高度物件的側面反射光線進入相機。


2. 光的方向:指向性/漫射性/點光源/平行光...
照射的光源若視為直線前進的粒子,可以追溯其來源為點發射擴散的情況,或者是像太陽光來自無窮遠的平行光線。
平行光線對物體邊緣在軸向上的表現有其優勢,尤其是在尺寸量測用途方面,所以平行光越來越頻繁的應用在自動化光學檢測上,搭配上近年來遠心鏡頭的蓬勃發展,有的遠心鏡是被應用在將點光源轉換成平行光線上。

3. 光波長
從小學就知道彩虹是由不同波長的光所表現出來,同樣的道理下,不同的波長光源對特定物體的吸收、穿透與反射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市面上常見有紅、藍、綠、白光,也有紅外線(850、940)、紫外線370、400等幾種可以選擇,若要更特殊波長的光源就要多花點錢,也要考慮相機支不支援。

4. 照光角度
被檢測目標物跟背景在幾何、材質關係上的不同,提供光源照射後不同的不透明物體反射、透明物體折射行為,都會有機會使被檢物在相機上呈現出不同的特徵,但是有時需要在特殊角度時才會產生足夠的對比差異,讓影像處理後可以被辨識出。

對光源廠商,分類的方式主要都是以產品組合在思考。

以 Moritex 為例,光源先分成 "LED Illumination" 跟 "Light Sources and Fiber Optic Guides";
"Light Sources and Fiber Optic Guides"LED 其實對 Moritex 來說,是傳統舊有"光纖光源"的新世代光源產品,所以在分類上就乾脆獨立出來,早期賣LED光源很貴,原因是作的廠商非常少。

台灣的光源廠商,因為直接就是從LED領域開始,自然就是以 LED照明光源為主。
坦白說因為價格與使用壽命上的優勢,除非有特別的光波長需求,傳統的燈泡式光纖光源在自動化光學檢測應用以前越來越少,
價格高,燈泡壽命短,一般應用上幾乎大多數都被 LED 光源所取代。

像宇創視覺,光源的分類,就是LED組成不同形狀的光源、光波長分類,以光源形狀來看,就是:環形光、條形光源、半球形光源、背型光板、導光板背型光源、平行式背型光源、點光源(內同軸)、平行式點光源、線型光源、高亮度聚光型線型光源、可調式回型光源、外同軸光源、方形無影燈,總共13種,每一種再選不同的光波長,這種分類方式,很明顯的就是以產品角度出發,告訴使用者公司有這13種形狀的光源可以賣或訂製特規尺寸,對比較與使用過的工程師來說很直接跟方便。
其他像光原、極智、曜宇、新耀光、光道視覺等等都是很類似的分類方式。

丞基比較不同,先把光源分成LED直接照明、LED間接照明、LED特殊照明三種,直接照明類型分成環型、環形低角度、條型三種;間接照明(加上擴散版)比較多有分為11種:方型、線型、背光、環型低角度、方形低角度、環型低角度、薄型外同軸、外同軸、環型低角度(重複了)、內同軸點狀、半球型漫射;特殊照明:顯微鏡專用(環型燈)、LED平行光源(點狀+遠心鏡)、多色,其他無關的就不列了。

歐智達的分法是點光源、條型光源、散射式光源、背光源、同軸光源、穹形光源、環型光源七種。
台灣這幾家裡面,我覺得歐智達跟光道視覺網站的介紹還不錯,很清楚表示出相機、鏡頭、光源的相對關係。

每家公司在網站上提供的資訊狀況差異很大,以選擇光源的角度來看,可以先參考歐智達,以清楚的光學系統關係,跟產品設計使用說明,丞基跟 Moritex 網站有光源亮度分布的資料可以參考;至於要選擇哪一家買,就看跟業務接觸的感覺以及價格來決定。

點光源

可搭配有預留接口的鏡頭當內同軸使用,基本上就是用來取代以往的燈泡式光纖光源,價格經濟實惠,體積小,應用廣泛。
點光源(下圖)、內同軸光源(上圖)
圖片來源:歐智達


點光源,圖片來源宇創視覺
點光源不同距離下雨距離中心的亮度分布
圖片來源:Moritex
可以選擇不同的光波長(紅、藍、綠、白...),如下圖:
點光源使用LED光波長
紅光 625.6 nm
綠光 546.5 nm
藍光 463.6 nm
圖片來源:Moritext

環型光源

將多顆LED環狀多層(常見1~3層)排列,在中央圓形部位形成均勻明亮的光線,有不同角度設計,可以針對不同被檢物邊緣、高度狀況選用,以凸顯特徵。

高角度環型光,多數顯微鏡用的也是這一種
圖片來源:歐智達
中角度環型光
圖片來源:歐智達
低角度環型光
圖片來源:歐智達

平行式環型燈
圖片來源:歐智達
平板型環型燈
圖片來源:歐智達
環型光不同工作距離(高度)亮度變化
圖片來源:Moritex
環型光在不同工作距離(高度)與距離中心位置的亮度分布
圖片來源:丞基
環形光源
圖片來源:丞基


條型光源

實務上,有很多被檢物其實長的四四方方,所以在邊緣上若使用環型光,會有直線段在不同位置亮度不同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條型光源;
或者是應用在 Line Scan上。
條形燈組合
圖片來源:歐智達
也可將條型光源組合成"回"字形使用,同樣也有不同角度調整,以強化特徵邊緣的反射情況。
可調整角度條形燈
圖片來源:歐智達
回狀光源不同高度,距離中心亮度變化
圖片來源:丞基
條形回狀光源
圖片來源:丞基

背光源

所謂的背光源指得是放在相對相機位置被檢物的背側,如下圖所示:通常會加上擴散板。
背光源示意圖
圖片來源:歐智達
常見的背光源通常是板狀,標準品通常是矩形,但是也可以訂製圓形,看光學系統的需要,記得早期還沒有LED光源的時候,曾經拿省電燈泡當光源,一樣也是用得嚇嚇叫,價格又相對便宜到不行,現在很少見,用省電燈泡當光源看起來實在是太Low了!

背光源實品圖
圖片來源:丞基
以上四種是市面上最常見、最常使用的光源,其他的光源有興趣可以上各光源廠商網站看看。

專業的 AOI 設備廠商會有自己的光源設計部門,
針對被檢物特性,
選擇適當的光源波長,
設計適當的照射角度與範圍,
尤其是當被檢物是透明/半透明物體或尺寸很小時,
光源的波長跟照射角度對被檢物檢出能力的影響就非常的大。

光源與被照物跟相機的光學系統設計因為量少,比較少看到有使用光學模擬軟體進行模擬,有點可惜,有機會應該來試試。

其他光源相關:
自製點光源
LED光源設計的想法
Fresnel Lens


參考資料:
1. NI, A Practical Guide to Machine Vision Lighting.

2017/8/10

工業用相機(面陣列)選用分享

選工業用相機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仔細研究以後還真難。

基本上的步驟大概可以歸類如下:

1. 計算需要的解析度
2. 選擇相機感測器規格
3. 選擇廠商

???

就這三個步驟有甚麼難的?

計算需要的解析度:


首先要確認待檢測目標物所需要的光學解析度,
例如想要看到10微米大小的瑕疵,
如果選擇光學學系統解析度是10微米,那在相機的感測器上表現出來的就是1個點,
如果解析度是5微米,在相機上看到的就是2x2=4個點,
如果想要看到更清楚的輪廓,例如光學解析度到2.5微米,在相機上看到的就是4x4=16個點,
從10微米解析度到2.5微米解析度,在感測器上原本的1個點會變成16個點的表示,如下圖示:
左邊是圓形瑕疵,右邊是感測器訊號狀態
使用Powerpoint畫圓、畫方,計算方塊面積中圓的比例
計算亮度(灰階值)使用PP的自訂色彩(R51,G51,B51) > (R191,G191,B191)填入方格
其實RGB轉灰階Y有另外一個轉換公式,Y=0.299R+0.587G+0.114B,網路上有很多介紹。
那一個比較清楚?當然是2.5微米解析度會看到更多瑕疵的細節,
當然可以繼續下去以獲得更高的解析度,
但是成本高,可成像檢查範圍小。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以上的圖形是圓剛好放在Pixels的中間位置,
如果不是在中間位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是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檢出並判斷出正確尺寸?
還有當特徵邊緣的對比沒有到如上述的255:51的情況時,
狀況可能又不同了,
所以另外可能還需要使用"次像素分析"來找出特徵的真正邊緣。

除了感測元件的像素大小以外,
還有光波長的極限也會限制到最小的解析度,
基本上的可見光範圍,若使用短長藍光,400nm左右,
一般光學顯微鏡解解析度極限大概是波長的一半 0.2微米;
如果使用更短波長的非可見光(深紫外線),有機會看到更小,
或者是用其他的技術輔助(如近場光學、干涉、螢光...)等,一些介紹可以參考連結

一般來說工業生產製造應用上不會去看次微米級的瑕疵,
通常選擇要辨識物體最小尺寸 1/3 算是比較常見的考量,
所以要辨識 10微米大小的瑕疵,可以設定光學解析度為 10/3=3.33微米,
當然也有人更冒險號稱可選擇 1/2 10/2 = 5 微米的光學解析度進行AOI。

更新:
最近有機會到一家台灣AOI大廠"面試",
問到瑕疵檢出跟所需要的光學解度Pixels關係,
他們採用了更保守的考量,4個 Pixels,
也就是 5微米的瑕疵會使用1.25微米光學解析度來作檢出,
3個Pixels是他們想要努力的目標。

選擇相機感測器規格

決定好光學解析度以後,再來要選擇所需要的感測器規格:

解析度:

通常表示為 HxV,
例如像液晶電視的表示方式1920x1080,或者用 2 MP (Million Pixels,百萬像素),
工業用相機從早期常見的30萬畫素(0.3MP),到現在有高達49MP的感測器,
當然價格也跟解析度的差距一樣。
所需要解析度選用考慮要從檢測物大小,
還有一次要看到的範圍 (FOV) 跟所需要的光學解析度開始;
例如被感測物大小為 4.8mm x 3.6mm,如果希望能夠在一個畫面中看到整個物件,
考慮定位誤差,需要看到的範圍大小設定為 6mmx4.8mm,等於容許+-0.6mm的定位誤差,
因此若選擇光學解析度為5微米,那需要感測器像素解析度(Pixel resolution) 為 6mm/0.005mm x 4.8mm/0.005mm = 1200x960,
如果光學解析度要求為3.33微米,那感測器解析度要求是1800x1440。
如果光學解析度要求為 2.5微米,那感測器解析度要求是2400x1920。
所以要找到解析度大於等於以上的解析度要求,例如2400x1920=4608000=4.61MP

像素尺寸(其實是像素中心距離):

以上是估算光學解析度轉換算相機像素解析度(數量),
但是光學解析度尺寸不等於是相機的解析度尺寸,
相機上的像素大小跟光學解析度的關係要再加上鏡頭倍率影響。
這時候需考慮感測器元件製造商生產的產品規格,
不是使用者想選多少就有多少,通常就是幾種尺寸可以選,
以面陣列最大廠商 Sony 的 Image sensor 為例,
在區分給工業用途的 Global Shutter 相機中像素尺寸有 2.74, 3.45, 4.5, 5.86, 6.9, 9.0 um,
其他消費級、監控用、手機用的尺寸就更多,可以參考 Sony Semiconductor網站。

這些像素尺寸大小跟光學解度之間的差異就要靠鏡頭倍率來轉換;
2017/8/10查到網站資料最小的相機像素尺寸有 1um。
例如光學解析度要求為2.5um,像素尺寸為1um,鏡頭的倍率就是 1/2.5 = 0.4倍,
如果選擇像素尺寸為3.75um,鏡頭倍率為3.75/2.5=1.5倍。

以同樣設計、製程的感測器來說,
像素尺寸跟影像品質有關,基本上像素尺寸越大越好,但是價格就會越貴,
而且感測器整體尺寸也會變大,所需要的鏡頭也會更大,
這時候就整體光學系統就會變成越貴;
因此感測器像素尺寸的選擇就必須在功能、品質跟預算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這時候難度就來了。

尤其是相關解析度跟像素尺寸關係是完全沒有規則的,
完全看半導體元件廠商的產品策略,
所以有時想要的解析度跟尺寸搭配有是根本不存在的,必須選擇較大一級來確保成像範圍。

像素尺寸反映出來在規格上大概就是:
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同一畫面中的亮暗對比,越高越好,
訊號雜訊比(SNR),背景雜訊佔訊號的比例,越低越好,

鏡頭連接規格也會跟像素尺寸有關:

C/CS Mount:
螺紋規格 1",32TPI,安裝平面到感測器距離17.526/12.526 mm,開口範圍就是1",所以有效可通過光線的口徑也受到限制。
圖片來源:Opto Engineering

F-Mount:
Nikon單眼相機鏡頭的規格,開口範圍 44mm,安裝平面到感測器距離為46.5mm,
用F Mount相機有一個好處,除了工業用鏡頭以外,有一堆相容 F Mount的單眼相機鏡頭可以使用,
尺寸、焦段比C Mount鏡頭選擇性多很多,價格就看等級,事實上也真的有人這樣用在設備上。
圖片來源:Opto Engineering

M42、M58、M72:
螺紋規格,螺紋節距都是0.75mm,安裝平面到感測器距離沒有規定。

通常感測器尺寸要計算對角線的長度,對應到鏡頭的有效最大成像圈(Image Circle)。
相機接口與感測器尺寸
其實市面上也有許多轉接環,可以在不同接口之間轉換,但是要注意的是成像圈的限制。

電子快門模式:

Rolling(慢)/Global(快,適合動態影像)
圖片來源:Teledyne Dalsa


訊號解析度:

8、10、12、16 bit,一個畫素中的明暗分級,
8 (0~255),10 (0~1023)、 12 (0~4095)、16(0~65535),
這個部分也會反映在相機輸出影像資料的 Dynamic Range。
圖片來原:FLIR
每秒畫面率(fps,frame per second):
其實跟資料傳輸頻寬有關,所以會跟畫素解析度和訊號解析度有關,也會關係到選用的輸出接口選擇,如下。

訊號輸出接口:

Camera Link HS (6000) > CoaXpress(781.25) > Camera Link (B255/M510/H680) > USB3.0 (300) > GiGE (100) > USB2.0 (60),(x)中的數字是每秒傳輸資料量 MB/s。

其中USB跟GiGE可以使用電腦上既有的USB跟網路接口,不需要額外的影像擷取卡。
但是使用時電腦上的USB/網路埠供電必須要夠相機用,
否則就需要額外供電,或者使用市面上專門的卡,可以供電跟同時提供滿足連線的需求;
GiGE的好處是連線長度可以長達100M,電腦系統負擔也比較小,缺點就是速度較慢;
不過現在有推出新的GiGE規格,可以到 1GB/s。
Camera Link,圖片來源:Basler網站
CoaXpress,圖片來源:Optronis網站


USB 3.0,圖片來源:Basler網站
GiGE,圖片來源:Basler網站
以上這些規格都會影像到相機轉換光線成為數位影像的結果,也跟價格有關。

很多相機都還有一個額外的接口可以做為電源供應、數位輸入輸出(啟動拍照跟閃光等控制用),接口的型式不一定,看相機設計考量。

量子轉換效率 Quantum Efficiency:

另外要注意的是適用的光波長,基本上有分彩色跟灰階相機,
另外還有適合遠紅外線跟紫外線的相機。

通常彩色跟灰階相機都是使用一般的矽半導體元件,將光轉換成電子,
圖片來原:FLIR
彩色會加上彩色濾光片轉換特定波長範圍的光強度為電子訊號強度,
為了避免近紅外線影響電子訊號強度,彩色相機通常會加上IR cut filter。
圖片來源:Sony IMX253/IMX304 彩色感測器
灰階相機會接受大範圍的波長並且都轉成電子訊號強度,所以兩種相機能夠看到的影像細節可能會不同。

圖片來源:Sony IMX253/IMX304 灰階感測器

紫外線跟遠紅外線相機量子轉換效率通常較低,所以必須使用多個像素強度來合成計算成光的訊號強度,所以通常解析度會低很多。

相機廠商選擇:

選擇相機廠商第一重要就是$$$,
原因是當作完以上功課時,通常相機用的感測器規格就已經決定了,
相機剩下的部分就電路板、外殼,
這些部分的價差會因為相機廠商的不同設計而有不同的價格,
這時候就看口袋深度跟意願要用那一家相機廠商,
理論上越貴的用料應該會越好,運作上越穩,雜訊越少,越不容易熱當跟損壞。

在台灣,一般規格相機,Basler、Point Gray、Dalsa、Sentech、Sony...各有擁護者,
但是也有少數特殊規格跟設計廠商可以選。


但是選廠商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所提供的SDK資源夠不夠,
免得到時候寫程式問題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