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4

提問題的藝術

以前當過家教、學校教官、工程師、小主管、CAD/CAE顧問等等,
在工作上經常碰到被問題或者是必須問問題,
整理一些有關個人對提問題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中文的“問題”兩個字有很多學問,可以是:
不了解、不知道而問。
為了考試、測驗別人而問。
事情出狀況。
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用來形容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的人…

不過我們把範圍縮小到問(提)問題這個部份,
所以主要剩下兩種狀況:
不了解、不知該如何處理而問問題,
跟考試、測驗而問問題。


在工作上、親友間經常會碰到很會提出“問題”的人物,
相信大家都會有點怕這一些"問題"人物,
尤其是碰上那種口齒便利的人,
有時會讓人非常的吃不消,
很想能躲多遠就算多遠,
根本不想瞭解“問題”人物丟問題出來的目的,
或者是說已經對其貼上負面標籤。

還有一種情況是充滿好奇心的小小孩,
第一是問題千奇百怪,
第二是問的太直接,
第三是問個沒完沒了,
第四是問的時機點常常很不恰當,
第五是有理說不清
第六是...
總之,如果家裡有愛問問題的小孩,
說真的會讓大人很難招架,
脾氣不好又無法回答的大人只能用威權逼小孩住嘴不準問,
脾氣好的會循循善誘解釋或教育小孩該如何問問題,
會有耐心看到這裡的,
相信以後應該都會成為好父母妥當對應小孩的問題。

從以上兩種提問題的狀況可以學到什麼教訓?

問問題其實有很多技巧,才能讓別人願意,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回答問題之,
如果問問題的技巧不好,
雖是無心,卻可能會被視為挑釁、刁難、找麻煩而引起不悅,
甚至有人會比較敏感,很容易對別人提的問題起過度反應。


為什麼多數人小時候都會問問題,
長大以後問題反而變少了?

長大以後不問問題常常是因為三個原因造成:
不會問、不敢問、不想問。

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事情,
尤其是在中國人的社會中,
年輕人不問問題的現象特別嚴重,
表示年輕人的求知慾跟表達自我的意願大幅下降了,
這其實會造成社會未來創新的機會變少,
氣氛也會變得欠缺活力而死氣沉沉。

其中不會問最慘!
表示完全在狀況外,所以根本不知道要問甚麼?!

不敢問的情況常常是會怕主管/師長,
怕主管/師長聽了自己的問題後,
提出更多問題,而自己又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或者是怕問了笨問題被"恥"笑!
但是有些主管/師長卻有辦法排除這種情況,
在這些主管/師長週圍就可以感受到年輕人強大的活力氣息。

不想問更是糟糕,
表示完全無心、放棄。


回過頭來要能夠提出好問題的關鍵癥結在那裡?

首先對於身份上可能是提問者或接受問題者,
雙方都要認知到“提問題”基本上是好事,
想要解決問題,當然需要先能夠提出問題。

撇開一些刁鑽、難以回答 、找麻煩的問題,
在提問題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時機、本質跟回應

1. 提出問題的時機:

以職場或學業上來說,重要的問題主要是指事情可能受影響而發生狀況,
例如估計的交期可能會延誤,
預算會爆表,
技術可能無法解決需求等等;
實驗作不出來,
作業寫不完,
報告交不出來等等。

預見狀況而提出:
這一類的狀況問題最好能在可能造成的負面狀況真正發生、造成困擾之前就提出來;
如此一來有機會在問題造成傷害前採取預防措施。

狀況發生的當下:
事件發生的一瞬間,其實真正的問題很可能沒有真正的發掘出來,
如果能在事件發生後最短的時間內提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對於挽救事件所必需採取正確的措施還是很有幫助,
有很多二次傷害其實都是因為誤判造成。

狀況完成後 (事後諸葛):
這是最糟糕的時機,
在問題歷經多人辛苦解決後才出來說:
“我早就知道這樣會出問題!”,
如果再加上一副“當初不聽我的話不就好了”的態度,
那肯定被負責處理問題的人幹到爆;
不幸的是,上層主管很可能會被蒙蔽,因此把功勞給錯人,
這時候處理問題的人應該會把整個管理階層貼上“無能”、“搞不清楚狀況”、“沒有判斷能力”、“無識人之明”,
如果“事後諸葛亮”剛好又很愛捧主管,那就會再加上“喜歡被拍馬屁”…
通常一旦公司內經常發生這種情況時,
這家公司的人員相處就會有問題,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但是在狀況解決後 High light 問題還是很重要,
目的是在避免再度發生,
但是要小心避免產生給人事後清算的感覺。

所以提出問題的時機非常的重要,
多數人經常犯的錯誤之一是有在事前提出問題,
但是可能被當作耳邊風忽略掉,
事後忿忿不平的再提出來,
雖然事先提出的“意見”被當耳邊風很不爽,又要負責收尾很冤,
但是當“事後諸葛亮”其實一點幫助都沒有,
還不如當“司馬毅”想想看如何收拾問題或防止問題造成的傷害擴大來得重要;
如果可以,甚至先想好補救方案,
在出問題後快速提出解決方案,那會被當作神崇拜。

至於為了不知道或不了解而問要儘量早,
不要等到時間點緊迫才要問,
對主管或師長來說都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2. 問題的本質跟回應
說真得有些問題真的很蝦,
舉例來說常常看到記者問一些很無厘頭的問題:




這些記者問的問題帶給觀眾、網友非常多的歡笑…
不過大家不可以學記者,除非是想開玩笑緩和氣氛。
但是怎樣算很笨(蝦)的問題?
這就要看被問者的狀況,跟當時的氛圍來判斷,
有時故意問笨問題會被認為是一種挑釁,
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如果很會對人或正在處理的事情提問題,
但是卻不會提出辦法來進行討論,或者是給參考方向,
這種情況自然而然會讓人產生只會抱怨,丟問題叫別人處理,要保持距離的想法,
相反的如果很會委婉的提出問題並且給出參考的解決辦法,
又會鼓勵提出想法進行討論,
那肯定是會受人歡迎。

所以該如何提出問題,其實需要一點思考,不要太過於莽撞。

為了自己、團體、社會的進步,也需要勇於提出問題。

被經常問問題者,也要能夠有雅量跟耐心,
不管笨問題、蝦問題、時機不對的問題,都有可能是因為個人感知不同的認知所造成,
如果失去耐心回覆問題對個人組織單位都是不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