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25

(客製化)設備的"Q"

標題中所提到的 "Q"指得是"Quality",也就是品質(檢查),
設備的品質(檢查)跟設備規格有很大的關係,
"Q"的實施對設備的最後成品功能與品質、成本影響都很大。

"品質檢查"在實施的過程中跟"規格"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舉一個通俗產品的例子,
我曾經在網站上買芒果乾,
產品網頁上有關產品的規格是產地、使用芒果品種、重量、食品添加物以及保存期限、營養成份、熱量等等,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
除了重量其他項目應該都很難進行"檢查",
好死不死,我一拿到就覺得重量不對,輕了點,
後來拿料理用的秤一量果然少了25%的重量!
當下跟廠商反應"重量"不足這個問題,
我提出兩個解決方法,補足或退貨,
廠商決定以退貨處理!
所以當商品內容與規格不符時,尤其是相對低下時,就是品質不良!

在機器設備上常見的是功能不足,例如產能不夠快、精度不足、故障週期太短、故障排除時間太長、元件壽命不足,還有交期延誤等等。

當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品質無法符合規格描述時,
消費者(客戶端)是有權要求供應商改善、更換商品的,
不然只要走上法律程序,
因為供應商端商品無法達到"規格"描述的品質,通常是輸定的。

因此所有買賣交易的“規格”非常重要,
規格中描述商品(包括服務)的基本性質、功能、品質要求等等,
可以參考另一篇有關設備規格書的說明,連結
設備的"Q"基本上就是檢查與確認規格中所有的描述,
不論是文字描述、量化數據,甚至交貨、保固日期都是"Q"的項目。


設備開發流程中的"Q"很複雜、很冗長,甚至於很難標準化,
“Q”的的流程作業可以說始於規格洽談與制定,結束於設備驗收完成、保固到期,
甚至會轉移到使用者端,以不同形式持續到設備的生命周期結束為止。

以下先簡單說明我知道的客製化設備流程,有機會再慢慢補上細節跟文件。

以前第一份工作上因為有負責到 ISO 跟 CAD軟體銷售,
作了一個客製化設備從需求開始到交貨後追蹤的流程表,如下圖示:

客製化設備流程,僅供參考,
其中有5個正式列出的 "Q" 品質檢查
實際狀況需視各公司制度、規模而定

這一個流程表基本上就可以延伸應用拿來說明有關設備的"Q"需要作什麼。

每一個流程的工作是否完成,
其實都需要一個"Q"來做結束,
只是這個"Q"會有多"正式",
例如工作上每個人應該都會進行的自我檢查其實就算是一種非正式的"Q"!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在不同壓力下,可能就會出現不同的品質要求標準,
所以在流程中就一定要置入"正式"的"Q"作為關卡,
如上圖中的 5 個品質檢查點,
這時候會明確列出檢查項目、標準(文字描述、數據)等,以確保品質。

所以整個流程中的"Q"會有執行者的自我工作檢查跟多人參與的正式檢查兩種型式。

可以看到這邊的網友很厲害,
接下來的更冗長,可能有沒寫好的地方,歡迎幫忙提點以便修正。

為了方便手機瀏覽,我將原來的設備開發製作流程圖調整,
先將設備開發流程工作上需要檢查的重點項目列出,
修改上面流程圖以條列文字分段重排說明如下:

1.S. 設備主要規格制定,S代表流程以業務為主導
說明:
由業主、客戶、經銷商端提出設備主要功能需求,
業務協同設計、研發、生管等評估、確認內容與時程,
產生設備規格書草稿。
Q:
客戶端需提供資料是否齊備?設備規格書草稿是否是需求相符?

2.R. 設備規劃,R代表流程以研發設計單位為主導
說明:
設計或研發擔當根據規格決定動作流程、機構組件、佈置與外觀尺寸產生設備規劃圖。
Q:
規劃圖;包括機構項目、流程、尺寸是否與需求相符?

3.S. 設備規格書
說明:
業務主導,與設計、研發協同完成設備規格書。
Q:
規格書內容應至少包含以下項目:
設備產品與主要功能
輸入產品的規格與條件
設備需提供之各項功能
產品產出的規格與條件
機台規劃圖
業主端需(應、可)提供之動力源
備品與工具、文件、圖面
驗收條件
交期、時程
保固條款
其他除外責任條件與法規、條約等
內容需經過雙方確認、承認。

4.R. 設備機構設計
說明:
機構關鍵零組件選用評估、計算;支撐、固定零件的設計,例如:
馬達的形式、瓦數、扭力、廠牌、交期,
線性軌道的形式、長度、負載能力、壽命、交期等,
機構支撐與固定設計的剛性、破壞強度、變形量等,
加熱器功率計算、熱溫度分佈模擬、影像檢查解析度、FOV、DOF、光源角度、照明範圍、光源波長範圍、光源散熱、機構調整範圍,
靜動態的干涉,
動態響應,
熱膨脹熱應力,
疲勞壽命等等。
Q:
檢查項目根據設備需求可多可少,功能越多的設備項目越多!
而且是關鍵!
所有新設計使用到的關鍵性元件選用設計都要確認是否能達到功能要求?
通常是由主管審視關鍵機構與零組件設計的可行性,
並根據經驗評斷成本、交期是否符合要求。

5.R. 配電設計
說明:
主要機構決定完成後,大致上的I/O元件就已經決定下來,
通常就可以開始進行配電設計,
包括:
主電源供應規格,元件需求電源供應規格,
I/O點數(通常至少預留10%,留太少怕改善追加無IO點可用,留太多浪費成本;
其他控制器、通訊等等各式連接裝置;
固定以上元件用的相關零件設計。
Q:
元件選用合理性、配置方式、預留擴充性是否足夠等等。

6.R. 零件設計
說明:
通常是關鍵元件的支撐、固定、調整設計。
Q:
功能是否滿足需求?材料的取得性、加工可能性、表面處理..
.
7.R. 工程圖設計
說明:
根據零件、組件設計模型、概念產生工程圖,包括視圖、尺寸標註、精度、公差、表面處理是基本,另外可能會有其他註解。
Q:
外觀尺寸、孔位尺寸與特徵規格標註;基準邊、精度、公差、表面處理、圖號等等…

8.R. BOM(材料表)製作
說明:
材料表可能會有好幾種,機、電市購品、零件、螺絲、備品等。
Q:
廠牌、規格、圖號、數量等等,看規定材料表的格式內容需求進行檢查與確認,通常大概只有開料的人才知道,別人也很難去Q。

9.R. 控制軟體介面/程式設計

10.P. 元件採購、製作,P為採購、生管產銷單位
說明:
採購單位依材料表進行請購。
生管、品保確認、檢驗廠牌、規格入庫、製單通知製造領料。
Q:
廠牌、規格、數量、價格、交期

11.M. 組件組裝,M為製造組裝單位
說明:
根據次組合結構先進行組裝,整組次組合上機架時會比較快。
Q:
組裝元件、方向、位置粗調

12.M(+S.C.D.) 機架與組件組裝
說明:
將 9.M. 流程完成組裝的機構裝上機架。
有些公司在這個階段業務會找客戶來看,研發設計一同參與,
目的是讓客戶看看機構的大致布置跟預期的差異,
此時若有修改,基本上在時間上都還有機會可以進行。
Q:
機架上開始裝各個次組合,此時需要調整並確認各個次組合之間的位置等關係。
若有客戶來看,可以安排一些檢驗項目,例如外觀尺寸、機構布置等。

13.M. 配電、配管
說明:
當主要機構組裝將近完成時,相關設備上的空間就可以開始進行配電與配管工程。
Q:
配電/管的用料規範、走線/管規範、線號、管標示等。

14.R. I/O檢查
說明:
配電配管完成,會先檢查送電到電源跟各元件裝置的狀況,確認接配電正確跟元件狀況。
Q:
很簡單也很刺激,
打開主斷路器送電進設備,
再逐步打開各子電源斷路器、開關,
沒冒煙就成功一半,至少送電大致上是沒問題的;
再來就是確認所有控制器、元件的狀態指示燈,確認是否正常。

15.RD. 元件單動測試
說明:
檢查感測器的觸發、灌單動程式測試輸出。
Q:
感測器、開關觸發時,控制器 Input 模組是否有確實接收到訊號、點位號碼是否正確;
送訊號給輸出裝置,例如電磁閥、馬達啟動、加熱開關等等,看該元件是否有作用;
這些必須逐一檢查確認完成,才可以執行後續的週期動作、半自動、全自動測試。

16.R+M. 機構調整2
說明:
當執行單動動作測試的同時,可以順便簡單調整動作元件跟感測器的作用位置,一般來說機構在這個階段只需粗調整。
Q:
確認動作元件跟感測器的作用,機構位置。

17.R. 單週期動作測試
說明:
在調整作動與感測器等相關位置後,接下來開始進行單週期或半自動的連續動作,
主要在測試邏輯控制動作程式。
Q:
確認單週期動作順序是否正確?
機構作動位置是否正確?

18.R+M. 機構調整3-1
說明:
前面15. 機構調整.2 通常機構位置都還是只有粗調,
必須等到單週期作動測試個幾次,機構動作再細調至接近的位置,
但是此時還沒有放正式良好的產品原料進來,所以各機構基本上的位置都還不是最後的精確位置。
Q:
單週期動作機構位置、感測器位置、感度,驅動元件的速度,動作的順暢等等。

19.R+M. 連續動作測試
說明:
在完成單動作、單週期、半自動測試後才會進入連續動作測試,
此時因為感測器要偵側到產品才能正常執行全自動的連續測試,
所以產品一定要加入,數量也必須足夠完成一定批量的自動連續作業。
Q:
產品連續投入設備的穩定性,
例如總共投入 100 或 10000 個產品進行測試,
設備的機構動作重覆精度、製程品質要求、錯誤率等等。

20.R+M. 機構調整3-2
說明:
在連續自動測試時,機構的精度與穩定性會隨著連續動作受到考驗,
有時其實只是組裝沒鎖緊,或者機構、感測器、速度沒調整好,
這些狀況會在這個階段作檢查跟更精微的細調。
Q:
機構作動重複精度與穩定性。

21.R+C.小量生產測試,C為參與的客戶
說明:
到這個階段可以說是試生產,真的把產品原料投入試作,而且是會要求產出的良率、品質。
在時程不足時,這個階段有時候就會被當作出貨前的檢查。
Q:
產出的規格、品質量測出

22.R+C. 批量生產測試
說明:
完成小量生產測試,確認可生產出符合品質的產品。
通常在時程允許的情況下相當於設備出貨前的功能檢查。
Q:
產出的規格、品質量測結果,
例如之前曾經負責一台 Spin Coater的驗收,
會將Coating完成的樣本帶回公司進行穿透率量測,以均勻性、瑕疵、汙染等各項數值需求來決定設備是否可以入廠進行量產。

23. M. 清潔包裝出貨
說明:
清潔檢查很簡單,就是乾不乾淨?
標準就視設備要求決定,像電子設備表面不可有灰塵、油污、銹斑都算是基本要求。
通常會涵蓋外觀上的檢查,包括警告標籤貼紙等等。
包裝要視設備運輸過程、時間決定;曾經有包裝沒作好密封,設備走海運,到了廠房一拆開就發現生鏽,SUS304 是經不起帶鹽分的濕氣侵蝕,
一些軌道使用的SUS 440不鏽鋼更抵不住海水濕氣的侵蝕,所以丟防潮劑、使用內層有防潮劑的包裝膜、抽真空密封、灌氮氣等等各種防止海水濕氣的方法都有人用。
Q:
包裝規格如內外包裝使用材料、數量、尺寸等等。

24. M+R. 安裝定位
說明:
設備運抵客戶端廠房進行安裝,
通常會有前期作業,確認安裝位置面。
Q:
單一設備很簡單,只要相對參考基準位置對了就可以。

25. M+R. 多段設備連接復原
說明:
多段連接設備比較麻煩,會有各機台安裝順序跟連接的問題要考慮。
Q:
需要確認參考基準位置與第一台設備的位置,
依序安裝連接確認設備相對位置關係,
設備間的動力、電氣、通訊連接都要考慮。。

26. C+S. 量產測試
說明:
當設備入廠完成連接、接續 Utility,就可以開始進行少量、批量的投產測試,
確認生產出的產品品質(達到目標良率)沒有問題後,開始大量量產的測試。
Q:
產品生產速度、良率規格等等。

27. C+S. 驗收
說明:
當完成量產測試達到目標良率後,,
於規格訂定之生產數量或交貨入廠時間內,
觀察與確認設備穩定性,主要就是平均故障間隔(MTBF)、平均故障修復時間(MTTR)等。
Q: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TR (Mean time to repair)等。

28. C+S. 保固
說明:
驗收後,開始計算保固時間,在保固期間內設備廠商必須負責修復非客戶端因素造成的設備故障項目,這些故障項目的保固時間可能會視雙方合約內容決定是否重新計算(一般設備商應該會想盡辦法躲這一條)。
Q:
故障項目、故障原因、修復後重新計算保固的起迄時間...

以上這些項目可視情況加減調整。


客製化設備的 "Q" 對設備廠商來說其實是很大的負擔,
必須要付出很多人力跟占用寶貴的時間,
以小型設備廠商來說,要做好"Q"實在是很困難。

有辦法看到這邊的朋友實在很厲害!!!


"Q"作得好要申請ISO 9001就容易了,
當初在設備產品領域配合弄 ISO 9001 時,學到最多的有兩個:

1. 整理流程,列出"Q"的項目,如上述。

2. ISO 品質保證的精神並不是要把所有想到的項目都列進來"Q",
而是要列出必要且能夠執行的項目,以保證每一個產品都可以有相當的品質保證,
所以診對產品、公司流程都要進行檢討,去蕪存菁,找出核心價值提升公司的效率與競爭力。

可惜的是多數廠商在導入 ISO 的時候,
通常是把重點放在配合既有組織、流程產出必要的文件以滿足稽核的需求,
失去對組織、流程進行重新檢討、重整的機會,
一旦完成 ISO 稽核作業,組織的重整、流程的重新安排會因為必須修改 ISO 而變成投鼠忌器或必須付出高成本而不敢作,
如果只是為了符合 ISO 而作 ISO 其實非常的可惜。

另外有一篇分享自己先前在設備業接觸到 ISO 9001的心得:設備業的 ISO 9001


2019/5/20

內部設備單位的優缺點

前面有一篇文章提過機械工程師在不同單位的工作內容型態,
如果收斂到以機械設備開發設計的工作內容,
相關的設備單位可以區分為內部設備維護、研發單位跟外部的設備供應商兩種情況,
設備維護單位就不提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類似 ITRI 、學校法人團體內的研發單位,
但是狀況太多了,也先略過不提。

比較一下作為內、外部設備研發、開發供應商的差異。

內部設備的單位相對外部設備供應商主要有以下的優點:
1. 設備的開發設計以功能、效率為優先:
在設計功能與效率要求上,設計師可以發揮的空間較大;不過這也不一定,碰上不信任、不願意花錢的公司高層,尤其是習慣低單價採購的相關協助單位,買東西有時很困難,反而會造成設計與選用元件上的困難。
2. 與客戶關係密切:
都是同公司自己人,相對要取得材料樣本,生產品質檢驗規範與方法等資料相對容易;當然這需要對手單位願意配合。
3. 在公司成長階段,內部訂單源源不絕:
不需要擔心缺訂單,單位沒績效。

相對外部設備供應商也有許多問題與缺點:
1. 只作自己公司內部設備:
看得有限,有時會難以創新。
2. 元件成本高:
內部設備除非需求量很大,否則零組件、市購件請購數量規模相對小,請購價格無法比外部設備供應商低,但是也不一定,有些內部單位規模比外部設備公司還大,營業額更高的也不少,成本就有機會下來。
3. 內部單位的配合意願有時會受工程師個人因素影響:
以前有一次開會時,配合單位工程師無意間說了一句:"來您們這邊開會,連個喝的都沒有!
突然警覺到:採買設備如果是國外設備供應商,評估的工程師可以出國評估、驗收,
想當然耳對方業務也不會怠慢,有沒有其他好處不說,至少吃飯不會吃太差,
但是跟內部單位買設備,就算買設備因此省錢也不會變成自己的獎金或薪水,
設備洽談、驗收過程中不要說請吃飯,連喝的可能都要自己帶杯子裝水;
如果是內部設備單位第一次開發的設備類型,還要一起承擔開發風險,說真的何苦來之?!
有時候這種使用單位的這種心態會成為最大的問題,即使內部單位的設備開發設計工程師有雄心萬丈,都會因此被狠狠澆上一盆冰水。
4. 公司擴充慢時,沒有訂設備訂單:
沒有對外營業收入有時會被 = 沒有績效,搞不好還會被檢討單位存在的意義,每發生個一次大概就會逼走一些工程師。
5. 工程師升遷機會相對產線工程師有時很少:
以往在工作上就經常碰上對手單位的工程師、主管年資都相對淺,
這對一些汲汲於求取主官職位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對比諷刺,
明明對方是相對菜鳥,懂得又不會比較多,但是職位可能比自己高上一、兩階。

內部設備單位的主管要能夠跟各使用單位主管取得很好的合作關係,
才能在互信的基礎下進行設備開發,讓公司的利益能夠跨單位最大化。

2019/5/18

AOI 設備的比較方法分享

坦白說這是一個很難寫的題目!

我試著以自己淺薄的經驗與技術能力試試。

年輕時上過一門工研院開的課:價值工程,印象很深,
後來經常將上課學到的方法拿來用在不同領域、項目的比較上,
相當程度上有機會可以將不同設備供應商提供的AOI設備作一個量化比較。

首先要針對需求的AOI設備列出在意的"功能"項目(規格)。

如前述文章提到可以將 AOI 設備分為四大項目:

機構、控制、光學系統、影像辨識與處理,

再根據這四大項去列出各項需要拿出來評估的子項功能,

要注意到的是使用者跟設備開發者的角度不同,
列出來的項目(名稱)應該也會不同,
另外隨著產品要檢出的項目、要求不同,各項目的權重也會有所不同。

機構部分 (權重 20%):
產品物流功能 (子權重 30%),
設備大小 (子權重 20%),
上、下料方便性 (子權重 15%),
須(需)點檢、定期調整項目方便性 (子權重 15%),
Utility 使用成本 (子權重 10%),
零組件品質 (子權重 10%)...

控制部分 (權重 20%):
動作控制 (子權重 50%),
操作方便性 (子權重 20%),
須(需)設定項目清楚、明瞭、方便 (子權重 20%)
權限管理 (子權重 10%)...

光學系統  (權重25%) :
瑕疵目標顯示能力 (子權重 50%)
影像解析能力 (子權重 20%)
中心到邊緣變形、解析度 (子權重 10%)
光源壽命 (子權重 10%)
FOV內光源均勻性 (子權重 10%)

影像辨識與處理部分 (權重35%):
瑕疵檢出能力 (子權重 40%)
尺寸量測準確度 (子權重 30%)
尺寸量測精度 (子權重 30%)

如果將以上項目作成Excel表格:


U社M社K社
總分100%83.980.07580.025
機構20%8575.7577.75
產品物流功能30%908590
設備大小20%956060
上下料方便性15%909090
須(需)點檢、定期調整項目方便性15%807575
Utility 使用成本10%758075
零組件品質10%605565
控制20%8074.582.5
動作控制50%807585
操作方便性20%806580
須(需)設定項目清楚、明瞭、方便20%808080
權限管理10%808080
光學系統25%868692.5
瑕疵目標顯示能力50%909595
影像解析能力20%908595
中心到邊緣變形、解析度10%807590
光源壽命10%807585
FOV內光源均勻性10%706585
影像辨識與處理35%8481.571
瑕疵檢出能力40%909580
尺寸量測準確度30%807570
尺寸量測精度30%807060

以這種方法就可以量化出各設備的量化比較數值。
裡面的項目可以視需要進行調整,加上其他大項、子項跟調整權重,
甚至公司規模、財務穩定性、交期、配合度等等非技術指標,
以符合公司評估 AOI 設備的需求。

另外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可以參考:
設備協力廠商評估與評鑑

2019/5/17

從搭捷運等交通工具看“體諒”

台北的捷運從一開始營運就訂定了很多規則,
例如禁止飲食、排隊、博愛座、電扶梯靠右站立靠左通行等等…

不可否認這些規定改變了台北人使用交通工具的習慣。

整潔、排隊、禮讓,成為搭乘台北捷運系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美好體驗!

這些習慣甚至成為來自不同國外旅客眼中台灣人好的文明典範。

但是20年過去,一些當初是體貼不同族群需求的規定,
在近幾年引起很大的爭議跟反彈;
例如博愛座跟電扶梯靠右站立這兩項,最是熱門爭議,每每在媒體、社群網站引起多人關注,熱烈討論、留言。

可惜的是不論媒體或社群網站上,
經常出現會看到很情緒性的發言,
不同立場的民眾、網友互相抨擊,
只要言語中稍有負面、群化字詞,
雙方人馬便出現情緒性的互相攻擊,
偶有或中間立場稍微偏某方跟,
或試圖解釋的發言也經常被強迫貼上標籤,
似乎所有人都只能選一邊,
這種在網路媒體上的過激現象,
說實在的令人憂心。

不過實際上多數人都還是遵守當年定下的規定的習慣,
就像電扶梯靠右站立的規定其實台北捷運早已取消多年,
但是實務上在捷運站中,可以觀察到多數人都還是靠右站,
把左側讓給趕時間通行的旅客;
車上的博愛座多數還是禮讓給老人、孕婦、幼兒,
人多時甚至沒人敢坐,
這是台灣人在現實環境中可愛的一點

不論有多少負面的訊息,
不管親身體驗過多少次自己的愛心、體貼被視為當然,
甚至被惡言相向的不愉快經驗,
多數人還是選擇體諒有需要的人。


我個人的選擇是在電扶梯上如果不想用走的就儘量靠右站立,
把左邊留給想要在電扶梯上節省一點時間的旅客,
捷運有時刻表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圖片來源:台北捷運站
也許他/她算準時間進月台搭車趕行程,
也許他/她趕著離站要趕30分鐘一班的公車、要赴很重要的約會、要上課…
省一分鐘算一分鐘!
我會選擇體諒別人有必須在電扶梯上快速通過任何理由,
自己本來就不趕時間,排隊上電扶梯、儘量靠右站著,
讓需要的人從左邊通過對自己有什麼損失?

如果我自己要從左側通過,
我會盡量靠左邊,並且用手扶著自己的背包靠左,
小心注意自己的動作或攜帶的背包、用品不要碰到靠右站立的遊客,
碰到靠左站的旅客,
若右邊有空就說聲抱歉借過,繞一下,
沒空間過就算了,先休息一下,
等下離開電扶梯再走快一點。

我曾經有一次搭早上第一班高鐵到高雄左營站,轉捷運時錯選只有電扶梯的出入口,
好死不死碰上一群高中生把電扶梯左右兩側完全堵好堵滿,
離開電扶梯的後還堵在出口聊天,
還得出聲請他們讓開,不然電扶梯一直送人下來都被他(她)們堵住,很危險!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車進站、離站,
然後等了快十分鐘後搭下一班車,
天啊!高捷車班怎麼會這麼久?!
只好趕快打電話給人請他等一下,會慢個五分鐘。

另外一個要提的是有一項比較為人所忽略的:揹背包!

無論搭電梯、公車或捷運,
只要人多時,我會把背包提在手上,
避免包包擠壓到後方的遊客,
如果包包太重實在不想提在手上,
就反揹在身體前方。

搭高鐵、坐飛機通過走道,
我會選擇把背包提在手上,
儘量不要揹著身上,
尤其是揹單側更危險,
因為在通過走道時,身體無意間的擺動或閃避動作,
背包可能會晃動並撞到已經坐在座位上的旅客,
而且一撞就是撞在臉上、頭部等易受傷的部位;
有一次去英國 Harrods 朝聖時,
一進門,警衛就會要求將背包改提在手上,
原因也是怕背包在轉身、閃避時無意間撞到其他遊客(其實是在意架上的商品被背包掃到受損)。

如果我坐在靠走道的座位,
我會密切注意背著包包要通過的旅客,
把頭跟臉部離走道遠一點,
甚至看到大包包時會舉起手,
隨時準備推開往我頭臉撞過來的凶器包包。


至於博愛座,
有些大哥、大姐的態度真得是太過分了,
再過十來年等我滿頭白髮,
如果還可以穩穩站著在車上搖搖晃晃,多威風!!!
千萬別讓我座…

面對可自由選擇座位時,
只要有空位,我會儘量挑非博愛座,
原因是博愛座設計上會盡量靠近門口,
給需要的旅客可以更輕鬆的上下車,
一方面也不用一直盯著上車的旅客是否需要讓座,
可以好好休息或看資料。
只要人多,就算了,儘可能離博愛座遠點。

至於媒體、社群網站上諸多有關電扶梯左右隨意站,取消博愛座這些是是非非,
我想就體諒大家有不同想法、見解,
只希望博愛座用不到,
電扶梯靠左通行不會碰上很堅持自己想法的,
真碰上不讓的,慢到、來不及就認了吧!
反正這把年紀了,還有什麼好急的?!

另外在捷運站、車站這些公共空間要停下來等人、找路、聊天時,
要記得靠邊、靠柱子站,避免影響其他遊客通行;
如果站在通道中間,其他要通行的遊客就必須繞開,
在人少的站還沒關係,
人多的站就會影響人流的順暢性,
這種現象在人多的台北車站就很容易看到,
尤其是這幾年東南亞遊客多,使用捷運系統的經驗少,
加上對路線陌生,常常會看到一整群。

也千萬不要堵在手扶梯出口,人多時非常危險!


2019/5/11

靜電與除靜電裝置摘要分享

生產製造過程產生靜電的主要原因就是"磨擦",
只要有磨擦,物體就會產生靜電:


圖片來源:ESD Org

不僅固體與固體的磨擦會產生靜電,氣體與固體、液體與固體的磨擦都會產生靜電,
磨擦產生靜電的現象在絕緣物體、乾燥環境中特別明顯,也最容易觀察到:

帶靜電的貓,表面吸附絕緣的泡棉包裝材
圖片來源:Wiki
不過最近作實驗發現,即使沒有摩擦,只要材料有從接觸狀態分離的情況發生也會產生靜電,英文上稱為 "Triboelectricity",另外會有一篇說明:靜電產生與材料性質的關係分享(還沒寫完,預計2019/11/09晚上會上部落格)。

磨擦產生的靜電在導電性材料上會很快傳導到其他部位,
如果沒有地線或其他路徑將靜電消除掉,
靜電會均勻地分布在表面上,
如果有突起、尖銳的形狀,
在這些位置相對其他平坦的表面會很容易聚集電荷,

圖片來源:Lumen Physics


進而有更高機會與外界形成導電通道放電;

圖片來源:Lumen Physics

絕緣性材料因為靜電不會傳導出去,所以會逐漸累積,
直到另外一個導電性材料接近、碰觸到靜電累績區域時才會放電,
如果產生的靜電沒有消除,累積的靜電可能會高達數千伏特甚至數萬伏特以上。

所幸靜電的電壓雖然高,但是電量通常不大,對人體很少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最多被放電過程嚇到,或者是稍微麻一下...

但是對一些精密的電子元件來說,靜電的高電壓與微小電量已經足以造成這些精密的微小元件燒毀,
所以在半導體、FPD等等具有微小電子元件的產業上,
靜電防範被視為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沒有微電子元件的產業上,雖然沒有電子元件被靜電擊穿燒毀的問題,
靜電卻會有吸附灰塵造成汙染的問題,
因此在要求潔淨度的光學元件、醫藥、食品、印刷等相關產業,
靜電防範依然是一個很重要、必須要注意的課題。

除了一些研磨加工設備以外,
一般在機構設計上都會儘量避免固體與固體的磨擦,
主要是怕元件或產品表面產生磨損跟刮擦傷,
但是兩個固體間的微磨擦還是難以避免,
這些微磨擦甚至是肉眼無法察覺的到,
通常這些磨擦量並不會很大,
產生的靜電在設備上通常也可以很快藉由設備上的金屬或導電性材料零件與接地裝置消散掉。

高潔淨度生產製造工廠中主要的磨擦有很大的來源來自空氣的流動,
就像"滴水穿石"的概念一樣,
空氣的流動在微觀的角度上就是氧、氮分子不斷互相碰撞,還有接觸固體表面再分離,
如前面圖片所示;
接觸與分離的過程中,分子的電子會因為動能而發生短暫的移動交換,
因為氣體是絕緣性的,有些移動的電子來不及回到氣體(或固體),
使氣體分子因為少或多了電子而變成帶正(負) 電荷的氣體離子,
相對的另外一邊的固體會累積負(正) 電荷,
因為氣流的不斷流動就會造成固體電荷不斷的產生,
如果產生的電荷無法流動或被中和,
產生的靜電電壓、電量就會不斷的升高。

在無塵室內由上往下吹用來控制潔淨度的氣流必須持續運作的,
也就是因為氣流產生的靜電是很難避免的,
大環境中對靜電的防範措施就是控制濕度不可以低於一個界限,
50%以上的濕度靜電會消散的很快,但是對鐵金屬來說容易生鏽,
超過 60% 甚至會很容易造成黴菌跟細菌的大量繁殖,
低於 30 % 很容易產生靜電的累積,人的皮膚也會很容易乾裂,呼吸道太乾燥等生理上不舒服的現象,
所以一般會控制在 40~45% 上下的溼度,
藉由空氣中微量的水氣分子讓靜電有機會在空氣環境中消散掉。
實際上的溼度會視製程跟生產材料特性需要作調整。

在設備裡面狀況會比在無塵室環境中更複雜,
原因是設備與產品的互動關係,一個是固體間的磨擦,一個是設備微環境控制用的氣流與固體元件的磨擦,
這些磨擦現象產生的靜電對產品的影響更直接,更危險!

因此在設備內經常會被要求增加主動性的靜電消除裝置,
多數的靜電消除裝置都是利用尖端放電的概念,

圖片來源:KOGANEI

另外還有一些使用"光"線的方式,包括EUV、Soft X-Ray等等,
直接將環境中的分子解離成電子與離子,中和元件表面的靜電,
好處是不需用氣流,也不會有電極消耗、清潔、保養、污染的問題。

圖片來源:HAMAMATSU

圖片來源:KOGANEI *1


Ref.
1. KOGANEI, Ionizer Technical Information Guidebook
2. Wiki, Static Electricity
3. ESD Association, 靜電放電概論
4. ESD, Tutorials
5. 交通大學柯明道教授,ESD Technology
6. SolidState Technology, Why control humidity in a cleanroom?
7. SUNJE Hi-Tek, Soft X-Ray ESD
8. HAMAMATSU, Photoionizer

2019/5/5

勞退基金破產?

有時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媒體會釋出、報導、關心攸關勞工退休後經濟保障的訊息,
加上民間金融業者行銷需要,也經常會有意、無意的關心勞工退休權益,
經常聽到的一個訊息就是勞退基金會破產,只能支撐到 202x年:

文字擷圖來源:聯合新聞網
看到這個新聞,應該會讓勞工很緊張。

其實可以上 勞動基金管理局 看一下:
文字擷圖來源:勞動基金運用局管理規模及績效一覽表
其中有破產疑慮的是 "勞工保險基金",規模是 7198億,
勞工保險基金主要就是用來支付"勞工保險",
勞工保險支出在全民健保成立後,最大的支出就是勞保退休金,包括年金跟一次性給付;
勞保退休金當初的設立應該含有社會保障、救濟的概念,
所以勞工+雇主的支出(勞保費)小於勞工退休後可以領取的金額(年金或一次性給付),
也就是勞工保險基金注定會入不敷出
既然是天生會入不敷出,差額的部分一定要靠政府編列預算補足,
但是不論藍綠,不管是誰執政、在野都會恐嚇勞工"破產"的問題,
有時候這些訊息被放大後,
就會造成屆退勞工選擇一次性請領 勞保退休金
然後新聞就會去追、再擴大訊息,
在加上少子化後繳勞保費的勞工數量降低,
然後結論就是勞保基金一定會破產!!!

一個政府必須負擔最終保證支付責任的勞保退休金制度,為什麼會有破產的問題?

政府只要在編列預算上調整項目比重,
例如少蓋些蚊子館,少買一些殺人武器,少貪汙一些
省下來的錢就可以付勞保退休金還有剩!!!

或者是追加預算補足金額。


但是為什麼政府不這樣作???

說好聽跟政績上很重要的一個數字 GDP 有關,
20 世紀初美國以公共建設投資帶動經濟發展以度過經濟危機成為現代政府的標準公式,
投資公共建設可以創造 GDP,對政績好看,有利於下一次選舉;
說難聽點,把政府的錢花在給勞工保險退休金,跟買武器、蓋蚊子館哪一個對執政者比較有利可圖?

明眼人看到這邊應該就很清楚了...

圖片來源:Google 搜尋 angry picture

那一個政治家下次選舉敢把這一項列為政策,我就投他/她。


另外一個可能會破產的是舊制勞工退休基金,
這筆基金的來源是民營公司提撥員工薪資 2% 存入指定帳戶,
所以這一筆錢是屬於個民間公司的,
雖然屬於民間公司的資產,但是只能用來給付員工舊制退休金跟資遣費,
員工退休金跟資遣費都是由民間公司負責最終支付責任,
所以這一個基金對適用勞工退休新制的勞工朋友來說可以說是毫無關係;
對選擇舊制退休金的勞工朋友就要注意公司提撥金額、帳戶餘額是否夠付選擇退休金舊制員工的退休金?
隨著適用勞工退休金舊制勞工人數越來越少,這一筆基金理論上規模會越來越小,最終消失不見。

至於勞退新制退休金是採取個人專戶,
勞工退休新制基金屬於個人帳戶制,有多少領多少,
嚴格來說不會有勞工保險基金的入不敷出的破產問題;
政府僅有保證不低於最低保證利率的給付責任,
除非碰上金融海嘯,基金嚴重虧損,否則只要基金有賺超過最低保證利率,
政府需要額外付的錢應該幾乎是 0。

但是...
從基金成立至今有好幾年投資效益是虧損的狀態,
虧損那幾年照理來說政府應該要補足最低保證利率的金額差異,
但是沒有!!

這個問題也很嚴重,例如去年(2018) 虧損達 721億,如果要補足,那可是一筆很大的金額,
而且隨著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每次發生經濟危機就是很大的損失,
我想政府最後解決的方式就是改變解釋方式,
從保證每年不低於最低利率改為保證給付時不低於保證利率
這樣就可以藉由長期投資效益來降低風險,並且逃避政府必須每年補足收益不到保證最低利率金額的責任。

所以下次有看到勞退破產、勞工領不到退休金...等等聳動的標題時,
請稍微查證一下訊息的內容是否有誤導、帶方向的意圖,
最常見的就是把勞保基金跟勞退基金混為一談;
千萬不要輕易被政客給騙了,
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精神在於民眾要有思辨、認清事實的能力,
不受特定人士、訊息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