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打羽球對健康的15大好處

以下是節錄自迪卡儂網站的文章,寫得很精簡,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

原文請參考:打羽球對健康的15大好處

幫前同事在鶯歌運動中心羽球館拍的照片


1. 筋肉人(長肌肉)

羽毛球最重要的好處之一就是能提高肌肉強度,讓你維持身形,變得更加強壯。在場上持續移動可以增強你的肌肉,並將肌肉雕塑成完美的形狀。 打羽毛球能強化你的核心肌群、小腿、股四頭肌以及腿後肌群。  

>> 其實只要有運動就會長肌肉,不同運動用到的肌肉群不同,所以如果以前擅長或不擅長某種運動,不代表羽球也會打得好或不好;除了上述提到的身體肌肉以外,手腕、小臂、上臂、肩部的肌肉也會用到很多,而且若熱身不夠還很容易受傷;如果搭配適當進行其他運動來訓練不同肌肉會比較好。

2. 只要心臟健康,就能活得快樂

打羽毛球時必須持續移動和擊球,這不僅能強化你的心臟肌肉,也能改善靜脈血流並加強心臟跳動的力量。這還可以降低膽固醇等級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此外,心臟內閉鎖的隔層也會獲得暢通,進而使血液的流速更快。 

>>羽球必須在球場中短距離快速跑動,屬於需要爆發力的運動,碰到會控球、迴球到球場不同位置的球友,經常性的跑動其實還蠻累的,自然會需要心臟快速輸送血液到全身,但是如果不跑、不動也沒用。

3.  舒緩壓力

打羽毛球是一種健康的好習慣,一場刺激的羽毛球比賽能抑制壓力荷爾蒙。真是太棒了! 壓力會逐漸影響你的身心狀況,使你的身心狀態變得更差,彷彿行屍走肉一般。每天練習打羽毛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降低壓力荷爾蒙,並提高快樂荷爾蒙,讓你快樂又有朝氣。 

>> 這一點要碰到好球友,適當的幫忙練習技巧、放水、體諒失誤,不然壓力也很大;通常找家人或同事會比較好,對勝負計較小,打起來比較沒壓力,像我跟同事打,只要心有餘力,不管程度差異有多大,都會儘量控制在5分內的差距,輸贏沒關係,所以同事們基本上都還蠻喜歡跟我一起打球☺。

4. 像彈簧一樣有彈性

反手與正手殺球需要很好的彈性。習慣之後,我們的肌肉就會變得強壯又有彈性。肌肉的彈性可以幫助你維持健康的智慧生活。

>> 殺球其實需要技巧跟練習,並不容易,必須花時間練習,練得起來確實需要很有彈性的肌肉,但是對肌肉協調、控制性不好的來說不容易…,基本上羽球要多練習才能打得好,對肌肉運用的協調性有教練或有經驗球友幫忙會比較好。

5. 促進新陳代謝

良好的新陳代謝以及高代謝率,對於健康的生活很重要。 羽毛球是一種能讓你渾身流汗的動態運動。身體的自然出汗就是在燃燒卡路里、排出毒素。 良好的新陳代謝率可以維持你的體格,讓你結實又強壯。

>> 這也要看搭配的球友,會控球的球友可以把球打到適當位置調動對手,一場球跑下來肯定會滿身大汗,像我每次跟幾個技巧好的同事一場球打下來,滿臉、滿頭都是汗;跟技巧不熟,球都習慣性迴到場中間的球友打兩小時也很難流汗。

6. 讓你的骨骼更加堅硬

每天進行健康的羽毛球比賽可以降低骨折的風險。四肢的來回運動可以建構你骨骼中的鈣基質,並強化內部的骨骼。 這也能修飾體態,因為我們的體內都是骨骼。 

>> 運動都有幫助。

7. 心理敏捷度

除了生理上的好處外,羽毛球也為心理帶來明顯又有趣的好處。小小的白色羽毛球看起不怎麼樣,但當球被擊中後就會像燕子一樣飛得又快又猛! 球員必須專注在快速移動的球上,這能提高專注以及心理活動度。 球員必須注意場上所有的動靜,保持臨危不亂。如何移動、如何殺球、如何回位、要用正手或反手,每一項細節都必須用心去處理。這種能冷靜分析現況的特質甚至可以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好處。

>> 羽球因為速度快,要判斷落點、擊球位置、還要判斷對手狀況決定迴球的位置跟力道,確實需要很高的心理敏捷度。

8.  社交

羽毛球不是單人的遊戲,而是需要兩人或四人一起遊玩。羽毛球是兩人或是兩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比賽結果不是贏就是輸,但卻能讓球員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羽毛球也有一項好處,可以讓你在戶外和家人朋友一起度過歡樂的時光。它能聯繫眾人的感情,促進彼此間的關係,而不是讓大家各自沉迷在數位的世界中。

>> 有共通嗜好可以一起從事活動都有助於社交,其他活動也行;我很喜歡打雙打,尤其跟異性球友互相配合幫忙補空檔的感覺不錯;像女王也喜歡跟我一起打羽球,很多時候球都放給我打就可以,有時候她沒打到的我還會幫忙補到,兒子們跟同事也經常會一起混著打,一起打球不計勝負通常可以打的很開心其實還不錯

9. 燃燒你的卡路里

除了挨餓和低卡飲食外,請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藉由能令人出汗的羽球運動來燃燒你的卡路里。它能幫你控制體重並維持身體平衡。燃燒卡路里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讓你結實又健康。

>> 運動都有燃燒卡洛里的效果,不過打羽球不比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消耗熱量的方式不同,要靠打羽球減重應該不容易。

10. 糖不再是惡夢

羽毛球比賽會讓你汗流浹背,減少我們體內的糖。這能讓肝臟處理糖製品,並降低血糖提高的速度。所以放心去吃你最喜歡的甜食吧,因為你有健康的嗜好,能幫助身體代謝。

>> 我算愛吃蛋糕、巧克力等甜食,打羽球這種需要爆發力的運動,會強迫肝臟消耗糖,每次體檢照肝臟超音波,醫生都會有點意外,看我中年鮪魚肚竟然沒有脂肪肝???!!!不過這應該算是意外的收穫,不確定可以適用到其他人

11. 未來的生活

羽毛球看起來僅僅是一項運動,但是羽毛球的好處非常多而且影響很深遠。研究發現,羽毛球可以提高心率和肺部功能。規律打羽毛球的人在20年內死亡的風險只有23%。你付出努力來鍛鍊自己的身體,你會比一般人至少會多出2年的額外壽命。

>> 只要規律運動都對身體有幫助,這跟運動是不是打羽球好像沒關係!?

12. 讓你輕鬆呼吸

規律的羽毛球比賽會提高你的肺部機能。羽毛球選手的肺部機能比一般人還要好。你的腎上腺荷爾蒙會直接影響呼吸系統。這種與延髓的間接連結會讓你的肺部能更迅速且規律地運作。諷刺的是,比賽時來回跑動會逼迫肺部進行充足的呼吸,並促進你的肺部機能! 

>> 對呼吸的幫助我覺得有氧運動的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幫助會比打羽球來得大。

13.  腦部的健康非常重要

了解羽毛球對心理的好處很有趣。大部分生理上的好處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你想像過你的大腦會在運動的時候感到愉悅嗎?沒錯,這是真的。緊湊的羽毛球比賽會讓大腦產生腦內啡,這是一種能讓大腦感到愉悅又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這很奇怪,卻是事實。

>> 長跑跟騎長途自行車、長泳產生腦內啡的效果應該更好。

14. 你夠聰明

羽毛球是一種策略性的運動。它需要規劃擊球目標、如何發球、用哪種殺球、如何回位,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預先規劃,而你的大腦及感官也會進行理解。因此這能喚醒你昏昏欲睡的大腦,強迫它工作。很明顯地,打羽毛球會讓你成為一位聰明的運動員。

>> 打羽球到具備有一定技巧後,確實是會在瞬間去動腦筋想要如何打球,剛開始打的連要把球打到想要位置都很難,長期下來動腦筋想如何打球確實是需要的,不過要打得好確實不容易。

15. 提高反應能力,而這也會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羽球是一種快速的運動,不論身心都需要在頃刻間迅速地做出反應。生理上,你必須在幾秒內來回移動,而心理上你必須要對來球有所認知並加以回應。 這種快速的反應也會促進你的思考及日常生活。

>> 打羽球反應速度的確要快,尤其是像職業比賽的雙打,速度非常非常的快;透過運動確實可以稍微鍛鍊一下。

迪卡儂寫的這15項好處其實有點牽強,就是行銷企劃應湊出來的話術,

個人覺得只要有持續運動對健康都有幫助,

羽球是相對一些危險、身體接觸的激烈運動來得好,比較不會有嚴重的傷害,

對年齡稍長來說也可以持續練習反應跟靈敏度這算是不錯的優點。

不過打羽球還是要小心一些跑動位、動作會不會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

否則很容易拉傷肌肉。

像我已經有點年紀,分別在週二晚上跟週六早上各2個小時左右,兩次中間間隔大概有3天,讓手腳、身體有時間休息跟復原。

曾經試過週日早上再多一場對身體負擔就有點超過,

手腳、身體的休息、復原速度會來不及,

不過這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狀況而定,總之不可太過勉強、避免受傷才能長長久久。


不過打羽球有時也會碰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例如:

1. 嘴巴賤又愛虐人的高手;碰上這種就閃遠點,畢竟多數人是打休閒、運動、健康的,沒必要受這種氣;這在球場也有另外一種慣例:以強弱分組,沒事不要越太多級別去找虐,這樣打起來也比較愉快。

2. 亂打一通又不願意接受別人教的初學者,只想以自己的方式亂打,結果就是撿球比打球多,甚至球的消耗量大增。

3. 明明沒租場地又愛貪小便宜佔場地偷打,甚至時間到還不讓預約時段球友使用,硬要打完一場或多打幾球的,有時還會出言不遜,說他/她的錶時間又還沒到…

所以打羽球另外一個困擾就是要找到適當的球友,程度差異不會太大,不會虐人又會適當放水引導球技進步的高手,時間配合得來,勝不驕敗不餒的球品,通常親友、同事團氣氛會比較好,球館中的零打團就要碰運氣了,畢竟人不熟。

2021台灣羽球拿下男雙金牌、女單銀牌是令人興奮喜悅的事,但是可以想見會出現一些湊熱鬧的新球友,在不熟悉一些球場上的淺規則情況下,可以想見短期內球場上應該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狀況。

另外寫了一篇騎自行車運動的好處,可以參考看看。

2020/11/1

非機械相關學歷的機械領域工作者

首先必須先指出這裡的機械領域工作者,

主要偏重在我接觸比較多的機械設備相關領域的工作,

產品類的機構設計工作者我接觸的比較少,

但是就8年的CAD軟體商技術支援工作期間所接觸過的機構設計相關工程人員,

印象中沒碰過非機械相關背景學歷出身的工程師,

模具科系的倒是很多。


在機械設備工作領域中,非機械背景出身從事機械設計工作的例子確實碰過很多,

尤其是在有一些中小型、家族企業裡,

非機械背景的還蠻多的。


機械設備雖然看起來多數大而複雜,

不過只要有現有的設備可以參考,

只要會拿螺絲起子、扳手,會量尺寸

跟簡單的繪圖,

其實接下來需要的是耐心跟毅力,

把一個個零件拆下,量尺寸,

一個個市購品查清楚廠牌、規格、型號,

其實只要喜歡 DIY 的朋友都有機會可以作,

網路上近年來流行的集資創作商品,

很多創作者其實都沒有相關專業背景,

憑著喜歡自己動手作的跟興趣就開始作起來了,

前幾年的家用 3D 列印機、雷刻機、雕刻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反而像專業機械背景出身的,

大多數都不會想去用那些元件去兜一台“玩具”,

會從專業背景去考慮有的沒的太多了…


碰過一些事業有成的老闆,

有很多是工廠裡的學徒、師父出身,

根本上不可能受過大學裡專業的機械課程訓練,

什麼中低碳鋼、不鏽鋼的肥粒鐵、麻田散鐵、奧氏田鐵…不重要!!!

只要知道黑鐵跟白鐵不同就可以;

什麼彈性係數、應力、降伏強度也不重要,

知道材料是硬還是軟,強還是弱就可以,貴還是便宜、容不容易取得、加工貴不貴比較重要。

重點的是要會實作,

會拆、會裝、會設定市購件上的數值,

作久了就會,機械設備生意一樣作的嚇嚇叫…

這是機械設備業市場上的現實狀況,

很多設備公司的老闆都不是學機械出身。

可是隨著時空背景的改變不同,

這種狀況已經越來越少,

在選人材上已經越來越難忽視相關學歷所佔有的“專業”背景優勢,

大公司徵機械工程師動輒就是幾十份履歷,

非機械相關科系畢業可能在人資篩選過程就被刪掉,

連面試的機會都很難!

這也是現實的狀況。

在台中遇到過一家設備廠設計主管(公司股東之一)的兒子原本是念會計,

後來被拉去作機械設計研發,

為了彌補背景知識上的不足,

很有心的跑去念機械系夜間部,

像這樣作中學其實效果很好,

會比較容易將理輪與實務連結在一起,

所以如果有心在相關領域發展,

衷心推薦去學校會有些幫助。


其他曾經還有碰過念化工、日文、電機的,

從事機械領域工作都有不同的背景故事。


唸書要趁早,

像我在畢業多年後重新到學校唸書上課,

課堂上的很多概念可以很快連結到實務上的經驗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過年紀大記憶力真的是不行,

稍微長一點的公式不管寫幾次,

到考試的時候還是記不起來完整的式子,

這時候就最感謝考 Open Book 或可以帶筆記考試的老師,

有興趣建議還是要趁早比較不會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