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7

切削原理 CH0304 磨擦

磨擦的能量在整個切削過程中的大小僅次於剪切能,而且因為發生在甚至比剪切面積很小的範圍中,加上會溫度會跌家在受剪切作用而升高的材料溫度上,加上直接接觸到刀具,對實務上的切削性能影響非常的大。

傳統上,有關磨擦的作用有以下特性:
1. 磨擦係數與施加的外力無關
2. 磨擦係數跟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3. 磨擦係數跟移動速度無關
4. 磨擦係數與表面狀態無關
5. 磨擦係數跟滑動面的溫度無關

以上的假設在一般情況下與觀察到相同,但是在一些比較極端或特別的情況下就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
1, 通常靜磨擦係數會大於動磨擦係數
2. 磨擦係數在高速度運動下會造成溫度升高,使滑動面材料軟化,而會降低磨擦係數

觀察接觸滑動面磨擦的微觀現象,可以發現不管在怎麼平的面,從微觀角度來看還是會有些微的凹凸不平,因此在接觸滑動時,主要就是這些凹凸不平互相箝制產生滑動的阻力(磨擦力),如下圖示:
圖(a)是動磨擦的狀況,假設下方相對是固定的,上方接觸面的突起在上方的突起上滑過,滑過是必需破壞掉突起部分才能順利地移動,突起部分破壞掉後會脫落,填補到凹下去的部分,所以動磨擦係數基本上是使這些小尖點斷裂所需要的力量。
圖(b)是靜磨擦的狀況,也就是上下彼此突起、凹下部分互相卡住的尺寸會更大,所以要滑動需要更克服更大的力量。
所以磨擦面幾乎都會伴隨產生刮痕。

兩個接觸面的實際接觸面積假設為Ar,實際接觸面積占總面積比例可能不到 1 %;使突起部分受壓變形的正向應力為 Fn / Ar,尖端部分產生變形所需要的應力必須達到材料的降伏應力,因此 Ar = Fn / σy;如果要滑動,尖端會產生剪應變破壞,所以 Ar = Ff / τf,將兩個式子相除,可以得到 Ff / Fn = τf / σy = μ,所以可以得到磨擦係數只跟兩個接觸面的材質(τfσy)  關,跟面積等其他因素無關,但是因為材料性質會隨溫度改變,因此在高速運動升溫時,磨擦係數就會發生改變;另外如果在介面之間填充其他軟質的材料,滑動變成發生在軟質材料的流動、變形,因此磨擦係數就會變小。

切削過程中的磨擦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機制:
1.  黏著(Adhesion):在接觸面的尖點上發生材料破壞、升溫,使得上下表面在尖點發生微焊接黏在一起,要繼續移動就必須將其拉開,這是磨擦力的最主要來源
2.  犁切(Plowing)或擦傷(Burnishing):接觸面的相互運動並沒有將尖點材料破壞,只是將其推起然後越過。
3.  磨削(Abrasion):斷裂的尖點材料在接觸面衍生出類似磨料的效果,會產生磨削的現象。
4.  橫向的位移
犁切現象
當施加正向重負載時,尖端的變形會變大,進而增加實際的接觸面積,如下圖示:

當正向應力越來越大,實際接觸面積會逐漸增加,但是會有一定的極限,尤其是接觸面積接近總面積,如下圖示:
第一階段處於實際接觸面積遠小於總面積,此時磨擦係數如圖示固定斜率是一個常數,這是一般磨擦的狀況,但是隨著正向應力增加實際接觸面積增加進入第二階段時,關係就變得比較複雜,磨擦係數是變動的;到了第三階段,正向應力非常大,幾乎所有的尖點全部都被壓扁,接觸面積接近總面積,這個階段就是切削變形時切屑與刀具面接觸摩擦的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