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美國對台灣課關稅是20+N%,
其中20%是對等關稅,
N%是不同產品原本就課的關稅,可能是因為產業別與某些政策、協議而有不同的數值。
與競爭國與產業比相對高的關稅會對台灣的相關產業發展與就業人口會有不利影響,
其中經常提到鬼頭刀,主要產品是作成無刺魚排出口至美國,
增加的關稅對相關產業影響很大。
參考連結:美對台關稅「20+N」 政院:工具機、機械、蝴蝶蘭、鬼頭刀衝擊大
說實在話鬼頭刀對我家的飲食習慣來說,存在感極低^_^,
上菜市場買海鮮幾乎沒看過鬼頭刀,
個人去台東旅遊到成功漁港時才第一次看到鬼頭刀跟相關的料理,
鬼頭刀學名是鱰魚!
如果去查政府機構,如漁業署的統計年報是看不到鬼頭刀這個項目,
而是鱰魚。
參考連結:民國113年漁業統計年報
這次關稅相關新聞報鬼頭刀很多,
很好奇鬼頭刀製成產品到底有多少?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
Google AI幫忙整理的資料:
年均產值6億台幣,合美元約2千萬,
80%出口美國,約1600萬美元,
這個資料有很多不同來源給的不同數字,
多半比這個數字來得高。
現以年均1600萬美元出口值這數字來看對跟台灣相關產業與就業人口的影響,
對台灣整體經濟影響會有多大?
留給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自行腦補與判斷。
從這個佔據版面的大新聞,
其實反映了台灣這幾年媒體的有趣現象,
很多新聞其實從相關數字佔整體比例來看是很小的一件事,
當然鬼頭刀出口美國受到影響的相關就業者應該需要受到關注與幫助,
但是在媒體報道上卻常常出現完全不對等的報導比例,
尤其是如果只看這篇行政院帶頭的記者會新聞標題提到的:工具機、機械、蘭花、鬼頭刀,
讀者可能只會想到這四個產業與行業從事人員,
如果有看報導內容會多出標題外的水五金……,
那些沒受到關注的?
看新聞如何不被標題誤導其實真的要小心,也是門學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