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機械領域就學、就業上的性別差異分享

前陣子有幸到高中女生的學校分享 Inventor 動力學模擬的操作使用心得,

邀約的老師問了念機械女生的就業狀況。


簡單的分享個人在機械這個領域男多女少的有趣狀況。


我唸書當年的時空背景,社會風氣保守,男女有別,我從小學 4 年級到高中畢業唸的都是男生班或男校,

除了家裡的姐姐,堂表姊妹們以外,

從 9 到 18 歲這 9 年跟其他年齡相近女生接觸的經驗幾乎是 0,可見當年性別平等教育有多失敗…

上大學第一年是念生物系,全班同學有 1/3 是女生,

一開始其實不太習慣跟女生相處,不知道該說甚麼,

很怕不小心說錯話很丟臉或得罪人,

過了一陣子才逐漸習慣。

二年級轉到機械系,

一個年級 3 個班,四個年級總共有12個班,

每個班至少 50 人,等於大學部總共有 600 個學生,

女生有幾個?

總共 3 個!!!

一個是學姊,兩個是同學,

三個女生在系上超級顯眼,

修什麼課都不敢翹課,

一翹課老師應該馬上就知道!

其中一個女同學顔值高、個性好,在機械系裡人氣爆表,

聽說一年級生日的時候,

系辦準備了兩個大桶子讓她收卡片跟禮物…

這個女同學成績很好,在校經常都是班上前五名。


在這種男多女少的環境中,

如果機械同學以前國高中念的是男校的話,等於繼續再念 4 年的男生班,

我很多機械系男同學碰到跟女生說話聊天的反應都很不自然,

曾經有一次碰到生物系女同學聊天被機械系同學看到,

機械系同學就問為什麼我可以這麼自然的跟女生聊天?!

原來在機械系同學眼中,可以自然的跟女生聊天竟然會被視為是一件特殊的技能!!!

可見當年工科男學生有多壓抑!

聽說土木系的狀況更慘!

這兩個系的學生如果不參加社團,不修外系課程,大學四年跟念男生班沒兩樣。

由此也可以想像在機械、土木領域學習與工作環境中,

多數男性學生、從業人員與女性接觸、交流的機會非常少,

很多個性稍微木訥一點的男生,到30幾歲跟女生講話都還會不太自然。


現在除了少數高中還維持男女分校的傳統以外,

多數的國高中都是男女同校、同班,

加上社團活動多,

像以前這種男女生分隔開造成相處不自然的狀況多少有改善一點,

但是在機械相關工作場合中,這種男多女少的狀況改善還是有限。


到20世紀末前為止,女生一直被賦予溫柔婉約的相關形象,

念工科的女生比理科少,比醫、文、商都少很多;

尤其是工科中的機械,

形象上就是"黑手",經常要面對又重、又髒的工作環境,

由於機械工廠的工作環境不適合女生,自然會想來念機械的女生就很少,

但是少到 3/600 這種比例也實在是非常驚人,

土木系的狀況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堪稱男女比例懸殊的兩大工程學系。

相對的女多男少的情況也有,

當年的護理系男女比例是 0 ,以前時代護理系甚至拒收男生,

這都是時空背景下,性別在就學跟就業市場上的特殊現象。


相對來說,從進入21世紀後這種不同科系、行業男女比例失衡的狀況改善很多,

幾次去學校分享軟體使用經驗,看到念機械的女生相對以前的比例至少都提升到10%上下,

雖然比例還是很懸殊,不過這相對以前的0.5%好太多了,這是領域特性造成的限制,很難避免。

但是撇開傳統工廠的印象,其實機械研發設計端其實會用到不少女性朋友,

念大學時因為是轉系生,有時會因為衝堂的關係,有些學分會跑去修夜間部的課程,

意外的發現在機械系夜間部女生比例就高很多,

幾乎占了班上的 1/3 ,不過年齡上幾乎都是大姐姐。

後來進職場才知道,這是因為機械設計上有一個流程叫作"拆圖",

拆圖的工作內容主要就是製圖,

製圖這個工作因為不需要直接接觸機械,

主要是在辦公室畫圖,負責把工程師設計好的設備組合圖中的零件作成零件工程圖,

附帶工作就是幫忙整理 BOM、印圖、整理圖面等等,

所以很多職業學校裡面會有製圖科,

專門教製作工程圖面所需要的知識與技巧,

製圖科的名稱相對不是那麼陽剛,

女生的數量比機械科多很多,

會去念機械系夜間部的女生有很多就是原來念製圖科工作上需要來進修的,

因為製圖工程師還是必須了解機械工程,

甚至一定資歷後常會被要求作某種程度的機械設計,

因此有些念製圖科的女生就會到機械系夜間部繼續進修,

學習更多機械設計上所需要的知識,

才會出現這種機械系夜間部女生比例高達 1/3 以上的現象;

現在進大學容易,夜間部的學程跟以往出現很大的變化,

這又是另外一種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差異。

所以以前其實就有不少女生進入機械相關的領域工作,

但是主要被定位在"拆圖"、助理性質,

表現好會有機會轉機械、機構設計工程師,

在機械設備業界裡面,這種例子還蠻多的。

但是這不是好事,原因是老闆透過這樣可以壓低人事成本,節省人事費用,

從同工不同酬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種很糟糕的性別歧視。

中南部這種現象還蠻嚴重的...

這種現象在新竹以北的電子與相關設備產業會稍微好一些。


言歸正傳,

有關機械相關的工作大致上有機構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設備維護工程師(包含客戶支援工程師)等等,可以參考另外一篇說明:機構工程師?

公司裡當然還會有業務跟其他行政人員。


機械領域工作若簡單區分在工廠現場與辦公室作業兩種狀態來看,

女生在工廠現場的機械相關領域先天上確實是有比較多的限制,

工廠現場工作難免會有取放零組件、使用工具等狀況,

這些動作在體能上女生還是會比較吃虧一點,

很小的重量輕沒關係,小型金屬加工就經常會看到女性從業人員;

取放中小型金屬零件若是用人工直接搬運,這對力氣比較小的女生就相對不利,

很重的會靠天車輔助其實影響也不大。

實務上在機械工廠中從事機台操作的還是以男性居多,

基本上在機械工廠現場的工作還是不利於女性的,

多數的女性朋友應該也都不喜歡這種工作環境。


在辦公室的機械領域專業工作性質以設計、研發端比較多,

雖然女性朋友多數在"立體空間"的概念會比較弱一些,

不過這個弱點在導入使用 3D CAD 作為設計主流工具的已經改善很多;

但是研發端工作面臨到的問題是不論從事機機構或機械設計,都會有導入到現場製造的過程,

負責研發的工程師必須要跟到製造現場去了解狀況與排除問題,

機械設備可能製造工廠還在台灣,

但是電子零組件製造幾乎都在中國或東南亞,

女生面臨到出差外地(國外)就相對會考慮比較多因素,

尤其是到國外的工廠經常是在偏僻的郊外,

連男生在外活動都會有危險,更不用說女生。


第一份工作時有一位女性工程師能力很好,

受主管、同仁認同而升任設計組長,

因為工作上需要出差國外裝機、試機,

在有了小朋友以後,

還是選擇以家庭為重,另外找不用出差外地的工作,非常可惜。

所以除非在工作安排上可以有男同事幫忙對應長期出差,

不然長期出差對以家庭為重的女性同事真的有點麻煩,

所以也不能怪老闆不喜歡雇用女性的機械工程師。


另外一個常看到女性朋友的機械領域工作環境是學校、法人,

在大學裡經常看到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女老師、女教授,教學跟研究成果上都很優秀。


由於在機械領域中實在是太過於陽剛,

女性同學、同事其實是很受歡迎的,

很多事情只要不要太過誇張,其他同事通常會更樂於與女性同事合作。

包括在研究所碩博士班招生上都會占一點優勢,

剛到機構設計用軟體公司服務時,

有主管問我業務、工程師要找男生還是女生好?

這還要考慮?

當然是女生,光是電話打通話時間長度都會差很多,

要約拜訪介紹軟體也比較容易,

客戶對女工程師處理軟體問題的容忍度也完全不同,

這就是女性在機械領域內的性別優勢,

所以女性朋友也很適合進入機械、土木的技術服務產業擔任業務或技術服務顧問。

不過還是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與技術才能在專業領域中被肯定。


本文純分享個人經驗,絕對沒有歧視不同性別、年齡、個人特徵等等在就學與就業上的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