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6

台新新光金戊特明年配息的疑慮

台新新光金戊特(原名台新金戊特)2887E的發行價50,

到2030/12/27前的利率是4.8725%,

也就是每年每張可配息2436元,

持有8.2張每年可配息19977,

不用扣健保補充費,

理想中的可扣繳稅額為1698,

如果是不用繳稅的投資人,總共可以取得21675的利潤,

以今天股價48.75計算,利率約5.422%,

接近定存的3倍,

特別股基本上很少散戶、炒作會去買賣,

因此交易少、波動小,

加上有到期以票面價收回或依據新參考利率展期,

價格變化通常就是除息後到下次除息前慢慢漲到填息左右的價格,

很類似債券的性質,

對資金會長期放著不動領息的定存族來說其實算是不錯的替代金融品。

我買來放著好幾年,確實有穩穩的領息賺到少少的錢。


但是,台新新光合併後可能會有變數,

原因是新光金的資產中有很大的部位是在壽險,

因此在配息發放上限制會比較多,

如果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在2025年盈餘有限甚至虧損的話,

台新新光金在2026年有很大的機會無法配息,

這種情況在新光金身上發生過,普通股跟特別股都沒有配息,

到今年2025/8為止,台新新光金的前7個月累計盈餘為0.92元,138.4億元

這個盈餘數字是原台新金1~7月加上新光金7/24~7/31共8天來計算,

也就是原新光金1/1~7/23的營收、盈餘是沒有算進來的XD,

參考台新新光金公告:


這可能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新光金今年1~6月的盈餘是虧損,-295.47億

對於台新新光金來說,如果必須承擔原新光金前6個月的虧損,

那原本賺138.4億-虧損295.47億=-157.07億,

台新新光金在2025/8~2025/12這五個月能不能把這157.07億的虧損賺回來?

甚至必須更多盈餘才可能過金管會要求可以配息,

這也是台新戊特今年股價一直無法像先前歷年能夠漲回票面價以上填息的可能原因。


還是原新光金前6個月的累計虧損295.47億可以不用算在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的帳上?

在這個疑慮沒有解除以前,

台新新光金的普通股跟特別股將暫時觀望,

等有合併的完整財報,

預計時間點就是2025/9/10跟2026/1/10,

台新新光金公告的營收盈餘狀況後再說。


2025/9/10更新 公告依然沒有計入合併新光金前的損益,看CMoney 2887討論區同學會有網友說不用計入合併前損益???感覺怪怪的,再等2026/1/10公告年度盈餘營收再說。


以上僅供個人蒐集資料紀錄參考用,

沒有任何投資建議,

請自行謹慎評估,

相關投資損益與本文無關。

2025/8/25

主動型市值型ETF績效比較

2025年有新的主動型ETF上市,

有機會避免掉先前被動型ETF追蹤指數在換股時被吃豆腐的狀況,

至目前(2025/8/25)為止我知道的有以下七個"主動型"ETF可以買:

圖片參考來源:豐雲學堂

拿其中比較相近的00980A, 00981A, 00982A,00985A跟0050在最近一個月的績效比較如下:

~2025/8/25

看起來主動型ETF績效比0050(3.54%)好,

其中00981A的表現最好+11.49%,

00928A次之+9.23%,

可以用定期定額幫自己或家人試試看長期績效^_^。

目前小買了幾張績效比較低的00980D, 00982A, 00984A, 00985A^_^。

其中00982A還另設定期定股,每週買250股,相當於一年買12張。


以上僅供個人紀錄參考,

無投資推薦意圖,

投資損益請自行評估與承擔。

群體的同溫層效應

人類本質多數是群居性,

一群人聚集成家庭、社群、社團、部落、公司到國家,

人一多自然會有不同的階層、意識與延伸而來的互動關係,

其中階層決定了群體中不同個體的權力、權利利與資源,

最高階層通常享有最高最大的權利可以進行權力(利)、資源的分配,

所以在群體中為了取得更好的權力與資源,

自然會有因勢趨附的現象,

這種因勢趨附的現象表現在由下對上的行為上,

很容易出現所謂"討好老闆"的情況,

對上班族來說,在工作上相信一定多多少少會遇到過,

尤其是年齡越大越明顯^_^,

老大說了算……!


在政治上,這種現象更明顯,

位高權重的高官掌握政府行政預算分配執行的決定權,

或者是政黨民意代表縣市長的提名權,

加上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對自己有利的好消息,

漸漸的就會形成一種同溫層效應,

旁邊物以類聚的觀念都很類似,講的都很類似,

敢講不好聽、壞消息的通常都會慢慢被排擠出去。


當年921地震,曾經在新聞上看到當時總統勘災慰問災民提到收入問題,

時任總統開口問道一個月薪水應該有10萬吧?

那時候就想這個執政團隊完蛋了,給大老闆的訊息跟真實社會狀況完全脫節!

後來總統選舉與民調跟最後結果證明,

原本以為穩的,完全不是,

明顯的就是大老闆周圍的一群人為了討老闆歡心、給團隊作事的信心,給了錯誤的訊息。


這種情況在後來幾次選舉也很明顯。


最近2025/7/26這一次針對國民黨區域立委的罷免,

罷免團體與執政黨也很明顯的陷於同溫層效應,

各種策略、宣傳方式都是自嗨、自爽的方向,

同溫層效應更讓相關罷免方團體與背後的執政黨認定隨便也可以罷免掉幾個立委,

甚至有主播信心滿滿的喊全部都可以罷免掉^_^!

最後結果是槓龜!

一個都沒有罷免成功,

甚至不同意罷免票比當初當選票還高,

不過這其中有選舉時參選人數多的分票效應可能;

如果鎖定少數當選票數接近的立委進行罷免可能成功機會會更高,

而不是全面性的罷免,賭只要其中幾個成功就可以把立院朝小也大的現況翻盤。


在私人公司裡,這種同溫層效應也很明顯,

尤其是工作轉換少的更明顯。


以往在CAD軟體公司就明顯感受到這種情況,

銷售業務跟工程師覺得軟體對客戶多重要,

那些功能很棒,對客戶很有用,

但是實務上軟體只在整個開發流程的設計過程佔了一部分,

軟體的很多功能其實客戶根本用不到,

軟體業務、工程師覺得很炫的功能,

對客戶端來說可能有點都不實用。


這種同溫層效應是在一群人的認知範圍限制所造成的,

主要工作就是軟體銷售與技術支援,

如果沒有其他工作經驗,

所有的認知就會現在軟體相關的小圈圈裡,

加上自己給自己工作很重要的暗示,

結果就會認為軟體是設備開發全流程中最重要的,

但是真的就不是……^_^,

軟體只是設計流程中的輔助工具。


所以認識不同圈子,而且會講真話、不會只是順著你的話講的朋友很重要,

如此才能真實了解狀況並作出適當的判斷。

2025/8/22

Google搜尋的AI摘要對部落格的影響

Google搜尋引擎開始提供 AI 摘要功能,

個人觀察跟嘗試過後,

這個Google搜尋AI摘要功能對寫部落格文章的自媒體工作者影響其實有好有壞,

先說壞的:

部落格流量明顯降低,連帶影響到點閱率與廣告的收入,

到目前為止像我這種題材比較冷門,轉業技術性導向比較重的博落格,流量大概降低到剩60%左右。


2025/2/E~2025/8/22近六個月的流量變化,

我的部落格週一到週五有技術性文章點閱量支撐,

週末假日流量就會瞬降為週間工作日的1/5~1/4,

在Google AI摘要5月推出後,點閱量開始降低,從工作日日均1000左右下降到日均600不到^_^。


其它時事、休閒、旅遊類型的影響可能會小一些。

好處是有些文章會被AI摘要列為參照並列出連結,有機會增加一些新的網友。

若從廣告、點閱收益來看,收入下降是必然的,

還好我一開始就沒指望靠部落格維生,不然就慘了^_^。

所以不能怪那些專業靠部落格點閱量吃飯的博主接業配,因為真的不容易。

只靠寫文章產生的收入效益實在是太低了,同樣的工時收入說實在話還不如去便利商店打工。

2025/8/12

鬼頭刀對等關稅新聞感想

2025年8月美國對台灣課關稅是20+N%,

其中20%是對等關稅,

N%是不同產品原本就課的關稅,可能是因為產業別與某些政策、協議而有不同的數值。

與競爭國與產業比相對高的關稅會對台灣的相關產業發展與就業人口會有不利影響,

其中經常提到鬼頭刀,主要產品是作成無刺魚排出口至美國,

增加的關稅對相關產業影響很大。

參考連結:美對台關稅「20+N」 政院:工具機、機械、蝴蝶蘭、鬼頭刀衝擊大

說實在話鬼頭刀對我家的飲食習慣來說,存在感極低^_^,

上菜市場買海鮮幾乎沒看過鬼頭刀,

個人去台東旅遊到成功漁港時才第一次看到鬼頭刀跟相關的料理,



鬼頭刀學名是鱰魚!

如果去查政府機構,如漁業署的統計年報是看不到鬼頭刀這個項目,

而是鱰魚。

參考連結:民國113年漁業統計年報


這次關稅相關新聞報鬼頭刀很多,

很好奇鬼頭刀製成產品到底有多少?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

Google AI幫忙整理的資料:


年均產值6億台幣,合美元約2千萬,

80%出口美國,約1600萬美元,

這個資料有很多不同來源給的不同數字,

多半比這個數字來得高。


現以年均1600萬美元出口值這數字來看對跟台灣相關產業與就業人口的影響,

對台灣整體經濟影響會有多大?

留給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自行腦補與判斷。


從這個佔據版面的大新聞,

其實反映了台灣這幾年媒體的有趣現象,

很多新聞其實從相關數字佔整體比例來看是很小的一件事,

當然鬼頭刀出口美國受到影響的相關就業者應該需要受到關注與幫助,

但是在媒體報道上卻常常出現完全不對等的報導比例,

尤其是如果只看這篇行政院帶頭的記者會新聞標題提到的:工具機、機械、蘭花、鬼頭刀,

讀者可能只會想到這四個產業與行業從事人員,

如果有看報導內容會多出標題外的水五金……,

那些沒受到關注的?

看新聞如何不被標題誤導其實真的要小心,也是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