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11

新學到的縮寫 : NPI 分享

最近聽、看到一個不認識的新縮寫英文: NPI,
只知道跟工作性質、角色有關,
只好求救於 Google 大神。

原來 NPI 是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的縮寫,
字面上的中文解釋就是“新產品導入”。

英文縮寫真的是很高深的學問,
隨便幾個單字取第一個字母拼湊起來就可以變成一個富有深涵的新符號;
第一次碰到,想像力不夠豐富的話肯定是一頭霧水,
像我碰到這個 NPI 就是,好像白活了幾十年…

NPI這個工作角色仔細想想工作過程中也作過很多次,
以承製新設備來說,過程上跟客戶談設備規格、規格轉設計、設計完成請購製造、組配、測試驗證、檢查、出貨、安裝,量產、使用問題處理、改善等,
還有設備改造、更新以延續原設備生命週期等;
這整個過程也可以算是新產品導入,
那其實我也算作過很多次了。

電子業新進、量大,講究管理科學,
對工廠內部 NPI 的過程可以再區分成三個階段:
工程驗證(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設計驗證(DVT,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生產驗證(PVT,Production Verification Test)
嗯!又多認識了三個英文縮寫新符號可以拐人

曾經也差點被調去負責車用面板的專案,其實也是 NPI。

這三個階段牽扯到很多不同單位的資源整合運用,
因此複雜的產品近來的趨勢上就是設置有一個 NPI manager,
可以整合相關資源、掌握進度以達成新產品開發的目標,
在中小型公司的配置上,經常會是總經理特助或產品專案經理。

對公司來說其實 NPI是很重要的工作,
成功了公司就會有一個新的產品線可以增加營收、獲利,
失敗了就是資源與時間的浪費,
小則虧損一筆小比例的營業費用,
中則影響公司擴增,
大則公司倒閉,
所以其實 NPI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NPI跟先前的另外一篇設備專案管理概念很像,
差別在於處理的專案就是聚焦在大量製造產品類型的新產品開發導入,
流程上會更加仔細而完整,
像汽車,一個 NPI 動輒就是好幾年的時間,
消費性電子如手機哀鳳,就之前工作經驗上碰到的例子是2年左右。

以台灣目前的製造業主要型態為代工、關鍵零組件供應來說,
相對系統廠商來說應該會比較單純一些,
例如手機品牌廠的NPI必須處裡整機、模組、零組件、組裝代工、銷售、售後服務等不同層級與程序過程,
整合所有相關資源、控管進度跟預算是非常繁雜的工作;
相對的關鍵零組件供應,例如手機相機模組處理的內容就相對單純了一點,
主要分感測器(Sony),鏡頭(大立光),電路與結構三大部份,
當然其中會再繼續展開到零件的層級,比如說鏡頭中的鏡片、濾光片、固定零件等,應該就會越來越單純,
但也都是會需要 NPI。

所以一個大量生產製造的產品其實中間是需要非常多的協同工作來完成,
這也是資本產業集中化後的高門檻。

手機產業近十年的蓬勃發展最明顯,
除了蘋果、三星,
剩下的大型手機品牌廠幾乎都是中國廠商,
其他地區國家要投入相對資源不是只有錢的問題,
還包括這些 NPI managers的共同參與,
這種錢與資源所堆積起來的障礙在產業規則沒有大幅度改變的情況下很難突破與取代。

就像晶圓代工,即使有錢買了同樣機台,但還有材料、製程要整合,
如果再加上元件構造層級設計、封裝技術等,門檻越堆越高,
當其他晶圓代工廠商已經無法再繼續投入資源時,
市場機會就會越來越集中在台積電上。

這種現象在近幾年的各種產業發展中越來越明顯,
新產品開發門檻越高,後進競爭廠商追趕的難度就越高。

但是只要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的新產品項目出問題也是很恐怖,
例如 HTC,一個新產品跟不上,策略錯誤幾乎就玩完了;
至於像 Samsung,雖然手機產品 Note 7 出狀況,但是集團規模大,撐住一、兩年有新產品成功還是可以復活。

NPI會越來越受重視也是因為當投入資源龐大時,
成敗影響實在太大了。

還好台灣多數中小型公司走零組件產業,
同一時期中會有甚至多達數十個 NPI 在走,
雖然單一新產品金額比較小,
至少風險就因此大幅分散開,
不至於受單一產業、客戶影響暴起暴落。

例如像金屬端子,一年之中會有2、300個以上的新產品導入,
雖然辛苦,但是不會因為一個新產品失敗就完蛋。


Ref.
1. 介紹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在公司的角色與職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