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市櫃公司公布有資本支出時,
資本支出通常指的就是蓋建物廠房跟買機器設備兩大部分。
例如台積電公布資本支出通常就是蓋廠房(土建跟無塵室工程)跟買機器設備。
而所謂的供應商通常會包含生產直接材料跟機器設備的廠商,
而所謂的供應商通常會包含生產直接材料跟機器設備的廠商,
例如日本信越的光阻液跟ASML的曝光機等。
在台灣這些機器設備的來源通常是以專業的設備公司為主,
包括國內與國外的設備公司。
在台灣這些機器設備的來源通常是以專業的設備公司為主,
包括國內與國外的設備公司。
不過也有一些生產製造公司會建立自製機器設備的能力,
通常設備自製能力越強,公司越容易具備有更強的製程改善能力;
但是當負責單位成長到一定規模、老化,
若業務需求能持續增加,
在追求人員產值效益下,常見會思考將部份設備開發業務外包,甚至比例會越來越高;
如果沒處理好,很容易會開始的出現一些狀況,世代交替受阻,弊案、效率下降、核心技術與人力外流等等,之前待過的第一家公司就有這種狀況…
我相信最早的機器設備,應該是由產品生產製造工廠內部自行開發出來,
原因是生產製造工廠為了解決問題、提升品質或人工效率,
會開始去嘗試一些工具(例如夾治具)去輔助製造,
若再加上一些動力、移載、控制裝置,
這些具有動力的輔助工具就可搖身一變成為機器設備,進而取代人力;
隨後持續改善以提高生產製造效率或生產新產品。
至於機器設備公司的產生,
通常設備自製能力越強,公司越容易具備有更強的製程改善能力;
但是當負責單位成長到一定規模、老化,
若業務需求能持續增加,
在追求人員產值效益下,常見會思考將部份設備開發業務外包,甚至比例會越來越高;
如果沒處理好,很容易會開始的出現一些狀況,世代交替受阻,弊案、效率下降、核心技術與人力外流等等
我相信最早的機器設備,應該是由產品生產製造工廠內部自行開發出來,
原因是生產製造工廠為了解決問題、提升品質或人工效率,
會開始去嘗試一些工具(例如夾治具)去輔助製造,
若再加上一些動力、移載、控制裝置,
這些具有動力的輔助工具就可搖身一變成為機器設備,進而取代人力;
隨後持續改善以提高生產製造效率或生產新產品。
至於機器設備公司的產生,
可能是來自於工廠內一些喜歡動手作工具的技術人員,
因為商機或想取得更大的自主開發權利而自行創業。
機器設備的開發設計需要資金支撐以購買材料,
製造生產的公司有需求、有錢、有舞臺可以提供給這些技術人員發展的空間,
因為商機或想取得更大的自主開發權利而自行創業。
機器設備的開發設計需要資金支撐以購買材料,
製造生產的公司有需求、有錢、有舞臺可以提供給這些技術人員發展的空間,
機器設備公司很難不靠製造生產公司憑空生存,
因此機器設備公司很容易受產業循環影響,
例如面板設備這十年的狀況就受到中、台LCD產業擴產影響非常的大,好壞差距驚人。
生產製造公司規模發展上,生產製造單位的擴充速度會比較快,
生產製造公司規模發展上,生產製造單位的擴充速度會比較快,
相對支援的設備開發單位擴充就會慢很多,
所以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
這些設備技術人員的年資與經驗跟相對職位、職稱在生產製造公司裡面的腳色會開始出現尷尬的情況,
這些設備技術人員的年資與經驗跟相對職位、職稱在生產製造公司裡面的腳色會開始出現尷尬的情況,
生產線主管相對年輕沒經驗,
但是可能擁有更好的職位、資源跟權力,
而且可以說是客戶,
有時就會開始產生衝突;
公司的最好解決方法就是鼓勵創業成立設備公司,
而且可以說是客戶,
有時就會開始產生衝突;
公司的最好解決方法就是鼓勵創業成立設備公司,
並成為緊密的客戶與合作夥伴;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技術人員見有利可圖,加上心理因素自行組隊,或被挖角出來成立設備公司。
像知名的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其實一開始是做紡織,自己開發紡織機,
後來看準需求投入汽車業,
剛開始的汽車甚至還是豐田織機製造的,
豐田由紡織開始,但是後來反而是以汽車產業聞名全球,
可參考豐田博物館網站的"豐田集團的系譜圖",
可看到豐田從商會、織布、織機到汽車業一路過來的痕跡;
豐田集團本身就需要很多機器設備,
衍生出許多機器設備公司,例如JKEKT,有的甚至就是專門服務豐田集團;
像日本其他大集團三菱、日立、東芝、愛普生集團中也都有設備公司,
所以最早的機器設備技術,我相信應該是從生產製造商品的公司內部開始。
台灣因為政治與地緣因素,
早期主要的生產製造技術主要都來自於美國或日本,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技術人員見有利可圖,加上心理因素自行組隊,或被挖角出來成立設備公司。
像知名的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其實一開始是做紡織,自己開發紡織機,
後來看準需求投入汽車業,
剛開始的汽車甚至還是豐田織機製造的,
豐田由紡織開始,但是後來反而是以汽車產業聞名全球,
可參考豐田博物館網站的"豐田集團的系譜圖",
可看到豐田從商會、織布、織機到汽車業一路過來的痕跡;
豐田集團本身就需要很多機器設備,
衍生出許多機器設備公司,例如JKEKT,有的甚至就是專門服務豐田集團;
像日本其他大集團三菱、日立、東芝、愛普生集團中也都有設備公司,
所以最早的機器設備技術,我相信應該是從生產製造商品的公司內部開始。
台灣因為政治與地緣因素,
早期主要的生產製造技術主要都來自於美國或日本,
包括機器設備跟關鍵原料,
很多公司因為有用到機器設備,
為了要能夠即時與以較低成本維護這些機器的運作,
很多公司因為有用到機器設備,
為了要能夠即時與以較低成本維護這些機器的運作,
通常會設立一個設備單位,
這個單位可大可小,
這個單位可大可小,
小的只是生技、製造、工程部門中的一個小單位,
大的可以到上百人的部或處、廠級單位。
這些設備單位因為長期以來肩負一些產品變更所需的夾治具設計、設備機能的改善等等,
有機會培養出一些具有實際使用與維護經驗的設備技術,
在時機適當的時候,就試著仿製與改善場內舊有的設備,
進而具有改善與仿製機器設備的能力,
慢慢地會因為任務不同,
這些設備單位因為長期以來肩負一些產品變更所需的夾治具設計、設備機能的改善等等,
有機會培養出一些具有實際使用與維護經驗的設備技術,
在時機適當的時候,就試著仿製與改善場內舊有的設備,
進而具有改善與仿製機器設備的能力,
慢慢地會因為任務不同,
獨立出來成為設備開發單位、自動化中心或者是併入研發中心,甚至獨立分割成設備公司;
台灣這個模式基本上也是在重複先進國家的經驗。
台灣人很有彈性,想法靈活,
有一些設備公司的出身是來自於設備元件的代理商,
或由零件製造、組裝代工跨入自行開發設計也越來越多;
在一些具有遠見的官員努力下,
還有一些設備公司從法人(如工研院、PMC、金屬中心等)、學校出身,
這種不同出身的設備公司在文化跟狀況自然會不太一樣。
還有一種是設備公司是國外設備公司的台灣分公司。
所以在台灣若找工作想要作機器設備相關的工作,大概有四種狀況:
1. 獨立的機器設備公司
2. 公司內部的自動化單位
3. 公司內部的設備維護單位
4. 法人、研究單位
從技術層次來看,
在獨立的設備公司會區分成研發跟客戶服務兩種,
所需要的技術層次也不同,
台灣這個模式基本上也是在重複先進國家的經驗。
台灣人很有彈性,想法靈活,
有一些設備公司的出身是來自於設備元件的代理商,
或由零件製造、組裝代工跨入自行開發設計也越來越多;
在一些具有遠見的官員努力下,
還有一些設備公司從法人(如工研院、PMC、金屬中心等)、學校出身,
這種不同出身的設備公司在文化跟狀況自然會不太一樣。
還有一種是設備公司是國外設備公司的台灣分公司。
所以在台灣若找工作想要作機器設備相關的工作,大概有四種狀況:
1. 獨立的機器設備公司
2. 公司內部的自動化單位
3. 公司內部的設備維護單位
4. 法人、研究單位
從技術層次來看,
在獨立的設備公司會區分成研發跟客戶服務兩種,
所需要的技術層次也不同,
客服人員有時會被視為消耗品,甚至就轉給代理商負責;
公司內部的也有不同的技術等級,如設備開發與維護人員;
公司內部的也有不同的技術等級,如設備開發與維護人員;
法人與研究單位就比較會單純在做研發的部分。
薪水哪一個比較好?很難說,
如果論直接、基層的研發工程師薪資待遇,肯定的是法人跟研究單位的最差。
國外設備公司的台灣分公司差異也很大,
歐美系統的薪資待遇會比日系的好非常多,
但是外商設備公司技術人員主要是設備客服人員最多,
薪水哪一個比較好?很難說,
如果論直接、基層的研發工程師薪資待遇,肯定的是法人跟研究單位的最差。
國外設備公司的台灣分公司差異也很大,
歐美系統的薪資待遇會比日系的好非常多,
但是外商設備公司技術人員主要是設備客服人員最多,
有部分公司會在台灣作周邊機構、設備的設計。
在近幾年因為負責CAD/CAE軟體技術服務的關係,
跑了很多不同型態的設備機能公司或法人學校單位,
像工研X、中科X、台大、清大、成大、淡大、台X電、永X、協X、程X、正X興、永X邦、哈X、創X、矽X、日X光、亞、陽X、瑞X、致X、優貝X、北X...,
非常多不同的大大小小公司,
在近幾年因為負責CAD/CAE軟體技術服務的關係,
跑了很多不同型態的設備機能公司或法人學校單位,
像工研X、中科X、台大、清大、成大、淡大、台X電、永X、協X、程X、正X興、永X邦、哈X、創X、矽X、日X光、亞、陽X、瑞X、致X、優貝X、北X...,
非常多不同的大大小小公司,
碰過很多上課的學員,
我觀察到設備維護單位如果是台積電等大廠,
我觀察到設備維護單位如果是台積電等大廠,
設備工程師的薪水可能會比小設備公司的研發課長、主管還高。
個人在軟體公司進行軟體教學時,像模擬分析計算等較高階功能的,
很意外在中、南部設備公司的需求比北部還大,也用得更多,
但是學歷分布卻是相反的,
所以用台語討論CAE問題的機會比國語多,特別吧!
個人在軟體公司進行軟體教學時,像模擬分析計算等較高階功能的,
很意外在中、南部設備公司的需求比北部還大,也用得更多,
但是學歷分布卻是相反的,
所以用台語討論CAE問題的機會比國語多,特別吧!
不過這種現象有時候是因為中北部公司喜歡將CAE外包或設專人(很少見)有關。
這種薪資待遇上的差異,其實造成在台灣設備業發展一種很畸形的狀況,
需要高學歷、有充足知識背景能力作計算的自動化設備研發工作,
這種薪資待遇上的差異,其實造成在台灣設備業發展一種很畸形的狀況,
需要高學歷、有充足知識背景能力作計算的自動化設備研發工作,
應該是在設備公司的研發設計工程師,
可是大公司的設備維護人員薪資待遇反而會比較高且穩定,
加上台灣很多中小型設備公司是老闆從公司內部的設備單位苦幹實幹出身,
對高學歷的人才,總是有好高騖遠的壞印象,不喜歡用高學歷的工程師;
所以人才的分布跟實際需求往往是相反的。
從現實面看,求職人員對薪資待遇的要求考量,
很多有能力做複雜計算、思考、研究的人才反而大部份跑去大公司作設備維護,
適合苦幹實幹但不擅長作計算研究,適合作設備維護的技師卻跑去作設備研發的情況;
上課講到剛體運動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微積分關係,
還有像材料力學的von Mises應力時,
常常從學員眼中看到驚訝的情緒反應,
就可以知道很多學員對基礎學科的背景知識已經都還給老師很久了,
甚至以前根本沒學過;
可是大公司的設備維護人員薪資待遇反而會比較高且穩定,
加上台灣很多中小型設備公司是老闆從公司內部的設備單位苦幹實幹出身,
對高學歷的人才,總是有好高騖遠的壞印象,不喜歡用高學歷的工程師;
所以人才的分布跟實際需求往往是相反的。
從現實面看,求職人員對薪資待遇的要求考量,
很多有能力做複雜計算、思考、研究的人才反而大部份跑去大公司作設備維護,
適合苦幹實幹但不擅長作計算研究,適合作設備維護的技師卻跑去作設備研發的情況;
上課講到剛體運動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微積分關係,
還有像材料力學的von Mises應力時,
常常從學員眼中看到驚訝的情緒反應,
就可以知道很多學員對基礎學科的背景知識已經都還給老師很久了,
甚至以前根本沒學過;
有很多機構設計可能都淪為憑藉經驗跟直覺在作,
設計品質的提升自然就會受到局限。
雖然這幾年狀況因為中科、南科園區跟大量的國防役人力有改善這種專業理論知識能力、人材區域分配不對等的狀況,
可是因為網路遊戲、APP、餐飲服務業、微型創業等興起,
再加上媒體推波助瀾,
說實在話這種需要長時間經驗養成又需要深厚技術底子的設備開發工作,
機械的不想作,電控的難找,
想找到適當的人才越來越難,很麻煩!
再來看一下這幾種狀況的設備機能單位組織運作上的差異。
獨立設備公司規模大小差異很大,
設計品質的提升自然就會受到局限。
雖然這幾年狀況因為中科、南科園區跟大量的國防役人力有改善這種專業理論知識能力、人材區域分配不對等的狀況,
可是因為網路遊戲、APP、餐飲服務業、微型創業等興起,
再加上媒體推波助瀾,
說實在話這種需要長時間經驗養成又需要深厚技術底子的設備開發工作,
機械的不想作,電控的難找,
想找到適當的人才越來越難,很麻煩!
再來看一下這幾種狀況的設備機能單位組織運作上的差異。
獨立設備公司規模大小差異很大,
大的像ASML全球員工上萬,在台灣的客服工程師破千,
小的甚至是一人公司,個人工作室,名稱常見有企業社字樣,申請設立公司比較容易,
將組裝、配線、配管全部外包;
在受限於公司規模與場地、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這其實是一個不得不的作法,
實務上有不少小型公司採用這種模式進行,
有些公司內部的自動化設備開發單位,也會採取這種製造、組配全外包模式;
這種模式要注意的是,開發設計人員必須能夠作設備的調整與修正,
不然也會出問題;
在受限於公司規模與場地、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這其實是一個不得不的作法,
實務上有不少小型公司採用這種模式進行,
有些公司內部的自動化設備開發單位,也會採取這種製造、組配全外包模式;
這種模式要注意的是,開發設計人員必須能夠作設備的調整與修正,
不然也會出問題;
變通的方式是設計師負責做監工跟後續的調整與修正。
除了業務、產銷管理靠一般的辦公室工具就可以,
其他的設備技術機能都需要其他專業工具輔助,
這些工具對公司來說也是一筆開銷,
除了業務、產銷管理靠一般的辦公室工具就可以,
其他的設備技術機能都需要其他專業工具輔助,
這些工具對公司來說也是一筆開銷,
我想這也是有些小公司老闆會想要外包的原因。
因此每家設備公司或名稱、單位、業務性質看起來類似,
實際運作卻出現很大的差異,這也是有趣的地方。
台灣的設備公司另外一個隱憂是普遍規模不夠大,
在人力資源建立上相對弱勢,
因此每家設備公司或名稱、單位、業務性質看起來類似,
實際運作卻出現很大的差異,這也是有趣的地方。
台灣的設備公司另外一個隱憂是普遍規模不夠大,
在人力資源建立上相對弱勢,
上百人的設備公司就算很大了,
規模小在研發費用與風險承擔能力也會比較差,
在開發新的技術與設備能力層級上也都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運氣好成功的產品有時反而阻礙了往新產業與新技術發展的機會,
一旦碰上產業更替,失去主要客戶時,營收影響就很大。
例如像光碟機設備,曾幾何時像是作印鈔機般供不應求,
USB隨身碟跟記憶卡出現沒幾年,光碟就落寞,
近年來加上網路儲存技術,光碟看來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
相對應的作光碟相關機器設備的公司自然也都會受到影響。
多數的老闆都知道這種危機,所以也都會找機會轉型試試看,
但是若規模小資源不夠,轉型反而會變成危機,
舊的領域被後進追上,新的領域轉不過去,那就危險了。
在開發新的技術與設備能力層級上也都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運氣好成功的產品有時反而阻礙了往新產業與新技術發展的機會,
一旦碰上產業更替,失去主要客戶時,營收影響就很大。
例如像光碟機設備,曾幾何時像是作印鈔機般供不應求,
USB隨身碟跟記憶卡出現沒幾年,光碟就落寞,
近年來加上網路儲存技術,光碟看來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
相對應的作光碟相關機器設備的公司自然也都會受到影響。
多數的老闆都知道這種危機,所以也都會找機會轉型試試看,
但是若規模小資源不夠,轉型反而會變成危機,
舊的領域被後進追上,新的領域轉不過去,那就危險了。
尤其是新領域缺乏設備實績又需產品生產製造公司配合進行開發,更是困難;
此時與不同技術核心設備合作,或併購/被併購應該是最快而有效的方式,
實務上這也是設備業界一直都在發生的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