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各代號意義如下:
△T :在刀具與切屑介面上的溫升
ps:比切削能
v:切削速度
t0:未變形切屑厚度
ρC*:單位體積比熱
K:工件材料的熱擴散係數
*註:一般提到比熱是以單位質量每升高溫度一度所需要的熱量 J/g-℃,這裡的單位體積比熱,指得是單位體積溫度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熱量 J/cm3-℃,兩者之間差了一個材料密度 ρ 的倍數 g/cm3,一方公分的鋼(鐵)約7.8公克,所以每單位體積 (cm3) 溫度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熱量 ρC是質量比熱 C 的7.8倍。
根據Nathan Cook' Model,可以利用量測到的一些數據來推估切屑與刀具接觸面的溫度,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實驗,取得以下數據:
切削力 Fc = 1557 N
切削速度 v = 100 m/min
未變形切屑厚度 t0 = 0.5mm
切削寬度 w = 3 mm
工件材料的熱擴散係數 K  =  50*10-6    m2/s
環境溫度:20 ℃
體積比熱 ρC =  3*10-3
J/mm3-℃  
可計算出:比切削能、刀具切屑介面平均溫度如下:
切削功率 Pc = Fc * v = 1557 * 100/60 = 2595 W
材料移除率 MMR = v * t0 * w = 100/60*1000 * 0.5 * 3 = 2500 mm3/s
比切削能 ps  = Pc / MMR = 1.038 J/mm3 = 1.038 GJ/m3
刀具切屑介面平均溫升 △T  =  0.4 * 1.038 / 3*10-3 * (100/60 * 0.0005 / 50*10-6 ) ^ 0.333 =  353 ℃
假設環境溫度(刀具初始溫度) = 20 ℃,刀具切屑介面平均溫度 = 353 + 20 = 373 ℃
附註:
以下是常見材料的密度、比熱(質量)與單位體積比熱,使用上請注意單位。
材料 
 | 
  
密度 
g/cm3 
 | 
  
比熱 
J
  / g-℃ 
 | 
  
單位體積比熱 
J
  / cm3-℃ 
 | 
 
鋁 A6061-T6 
 | 
  
2.70 
 | 
  
0.896 
 | 
  
2.419 
 | 
 
鋁 A6063-T6 
 | 
  
2.70 
 | 
  
0.900 
 | 
  
2.430 
 | 
 
鋁 A5052-H32 
 | 
  
2.68 
 | 
  
0.880 
 | 
  
2.358 
 | 
 
鋁 A2024-T4 
 | 
  
2.78 
 | 
  
0.875 
 | 
  
2.433 
 | 
 
鋁 A7075-T6 
 | 
  
2.81 
 | 
  
0.960 
 | 
  
2.698 
 | 
 
低碳鋼 
 | 
  
7.86 
 | 
  
0.473 
 | 
  
3.718 
 | 
 
中碳鋼 
 | 
  
7.85 
 | 
  
0.477 
 | 
  
3.744 
 | 
 
高碳鋼 
 | 
  
7.48 
 | 
  
0.474 
 | 
  
3,546 
 | 
 
SUS304 
 | 
  
8.00 
 | 
  
0.500 
 | 
  
4.000 
 | 
 
SUS316 
 | 
  
8.00 
 | 
  
0.500 
 | 
  
4.000 
 | 
 
SUS430 
 | 
  
7.80 
 | 
  
0.460 
 | 
  
3.588 
 | 
 
資料來源:www.matweb.com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