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主題分類網頁

2020/8/29

主管面臨留材、汰除、福利資源分配

在第一家公司工作時,公司已經成立超過20年,

加上從母公司調過來的人員,工作人員年資從新人到超過20年的都有,

每次到調薪、獎金分配時就是主管的大麻煩,

怎麼分都會有人覺得分不夠,

若碰到公司要求汰除人員時,也是困擾,要砍哪一個?

這種時候主管其實就很辛苦,

必須設法說服底下同仁接受。


在台灣,大型、老公司員工年齡、年資分布範圍大,員工想法自然差異也很大,

曾經碰過資深員工仗著年資老、經驗與社會經歷豐富(臉皮厚),

事情拗新人作,分資源搶第一,

在傳統日式風格下這可能是常態,

但是在台灣因為近年來同時承受日、美、中、歐多地區的職業文化洗禮,

可不是每個年輕人都可以接受,

因此當有這種老"兵"在單位中作威作福時,

如果主管又因為交情關係冷處理時,自然會造成優秀的年輕人待不住,

這也是許多公司不願意招聘中老年員工的主要顧慮,

花錢請人進公司是要幫公司做事賺錢,可不是請一尊神進公司供著。


基本上在一個單位中碰到分配資源時,其實可以先試著將員工分類,

分類的依據可以設定幾個指標:

例如:貢獻度、能力、潛力等等。


能力這一項是目前工作已經展現出來的,例如各種專業技術知識、問題處理、組織與協調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等等;

潛力是從既有工作表現、學歷、經歷、人格特質等等判斷在公司內的發展性;

貢獻度是指獎金等分配在該段時間內的有效貢獻度,又分直接貢獻度、間接貢獻度、獎勵性貢獻度等等;

同樣的利用價值工程的功能評價方式可以建立表格給量化指標,

將每個人的"價值"作出量化指標,

以量化指標作為獎金分配的主要參考因素,再加上主管裁量額度來作為分配獎金的依據,

為了簡單示範,指取三大指標貢獻度、能力、潛力三項,每項再取三項細項作評分比較,

評分方式是100分給所有人去分,如下表例為 A、B、C、D四位員工。

每一細項、大項都可以給不同權重,藉此區分出不同項目的重要性:

大項細項Member AMember BMember CMember D
項目權值項目權值加權後百分數加權後百分數加權後百分數加權後百分數
貢獻度
50%
直接貢獻60%
31.5
50
24.5
30
15
10
29
10
間接貢獻15%10353520
獎勵貢獻25%051580
能力
35%
專業50%
43
20
9.5
5
12.5
15
35
60
組織與協調20%60201010
速度30%70101010
潛力
15%
貢獻40%
49
40
11
5
8
5
32
50
領導30%60201010
創新30%50101030
百分比 %100%驗算100.0038.1517.2313.0831.55

這種方法其實有點殘忍,但是某個角度上來說卻很公平,

訂出公司、單位、主管在意的指標,然後打分數,

同仁也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應該要努力的目標,

有了數字化的結果對於進行獎金分配、或留材汰除作選擇時也會比較有公信力,

但是真的是殘忍...


年輕的時候,其實跟主管談過一個分配福利資源的員工分類想法,

公司裡面可以分成幾種人:

1. 核心人物,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這裡指得是關鍵經營層以外的員工

2. 公司想要留下來的人才

3. 公司需要但是另外找人來替不難 

4. 其他

福利資源如何分配?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上述分類方式不夠客觀,很容易因為人的喜好因素而出問題,

所以才會需要可數字化的評估方式。


在私人公司當主管真的必須在分配資源與留材上做出殘忍的決定,

公司請人是來作事情、幫公司賺錢,

如果個人貢獻比不上領取的薪資自然就應該作調整,

問題就出在於個人認知對公司的貢獻與主管、公司認知的貢獻常常有出入,

這就有賴主管跟人事單位去溝通、調整,

資深員工心態上也一定要注意不可有以前我貢獻多少、老兵的心態,

要將自己的經驗化為在職場上的優勢、資產,不要因為態度反而變成是劣勢、負債就可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